腿上的经络从下往上推和从上往下推有什么不同?
推按经络可以疏通经脉之气,刺激经气的运行,所以只要在经络上刺激就能给人带来一定的保健作用。平时推按的时候,关键点还是找准经络。
我们常说的一个“大周天”是十二条经脉按顺序循行一周,而在腿部分布有六条经脉。
分别分布在腿的内侧和外侧各三条。
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外侧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脾经、肝经、肾经三条是从脚趾开始往上走,到达胸腹部传给下一条经脉;胃经、胆经、膀胱经是从头部往下走,到达脚趾,再传给下一条经脉。
所以脾胃消化吸收的问题可以选择脾经、胃经进行推按;心情不好,急躁易怒,上头火可以选择肝经、胆经进行推按;泌尿系、肾、腰、膀胱等问题可以选择肾经、膀胱经进行推按。
推腿上的经络从下往上推与从上往下推有不一样吗?
我们开始已经是说了,最关键的是找准经络,至于方向,确实有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因为经络的调节本来就是双向的。
你虚的时候,刺激经络,会调动经络上的经气往这边聚集;你实的时候,刺激经络,会减缓经气往这边聚集,并且该处过多的经气会往其他地方转移。
那推的方向就没有关系了吗?
不,有差别的,当我们知道了疾病的虚实的时候,我们可以人为地进行辅助补泻。
我们知道正常来说经气是沿着“大周天”的路线一直循环不停地运转着。
当我们虚的时候,需要更多经气,就需要经气运行更加快速、顺畅,从而聚集更多的经气,以补充病变部位之虚。
当我们实的时候,就需要减少经气往这边聚集,从而逐步泻病变部位之实。
怎么通过一些技巧来补其虚,泻其实呢?
要补虚,我们就需要让身体感觉到虚;要泻实证,我们就需要让身体感受到实。
虚的时候,我们可以轻柔的推按经脉,让身体知道这边的经气比较柔和,轻缓,从而调动更多经气聚集;也可以顺着经脉走行的方向进行推按,助力经气运行,使经气运行更多、更快、更足。
实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较重的推按经脉,让身体以为这边的经气兴奋、满溢、活力四射,从而减少经气的聚集,减缓经气的运行;也可以逆着经脉走行的方向进行推按,让身体以为这边的经气太满了,还往回逆冲,从而减慢经气运行的速率,慢慢泻实证。
推腿上的经脉方向要分内外侧。
腿部内外侧的经脉走行是不一样的,内侧从下走上;外侧从上走下。
当虚证的时候,要顺着经脉推,内侧的经脉需要从下往上推;外侧的经脉需要从上往下推。
当实证的时候,要逆着经脉推,内侧的经脉需要从上往下推;外侧的经脉需要从下往上推。
这是我对“腿的经络从下往上推和从上往下推有什么不同?”的一些理解,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打赏、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但对于没有经络知识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困惑,所以很有必要把它完全弄清楚。
在说之前,我们对经络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它的内涵和外延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经络看不见摸不着,但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大多都在两条肌肉或是筋的缝隙里。我们用经络治病,就要对此理论深信不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但对于经络不要一开始就怀疑它是不存在的,而要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加深理解,一些困惑和不解自然而然就会解开。
经络不是简单的线性分布,而是以立体多层次的形态呈现给我们,除了我们熟悉的经络外,还有皮部、经别、经筋等。所以针刺穴位时,深刺和浅刺会有不同的针感,治疗的疾病也会有所不同。腕踝针是治疗疼痛很常用的方法,它就在皮下浅筋膜,针刺好的话,病人几乎没有痛感。顽固性面瘫的病人,单纯针刺经脉上的穴位效果就不好,从经筋的角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经络治病,无非在调气血。我们熟知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都是在气和血的层面上对人体进行调理,到达气血调和的状态后,疾病也就消除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每条经脉的气血流动有一定的方向性,比如说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它就是从足走腹,也就是说从下到上是它正常气血流动的方向。
虚和实是疾病很常见的两种状态,虚反映的是正气不足,而实反映的是有邪气。我们人体的皮肤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理论上讲它时刻都受到邪气的侵袭而出现实证,之所以没有发病,就是因为体表有卫气。
腿上共有六条正经,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它有很明确的分布规律。三阳经分布在腿的前面、侧面和后面,是从上往下走行的,而三阴经则分布在腿的内侧面,是从足往上走行的。“补虚泻实”是我们治疗疾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顺着经络走行方向,也就是气血流动的方向,无论是针刺还是推拿,就是补;而逆着经络走行方向,就是泻。对于单纯的保健而言,目的在于疏通经络,所以推按和拍打都是很好的方法,至于方向就显得无关紧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