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利来w66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1

死人的眼睛里真的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

咦!现在还有人“惦记”着这个“古老”的传言呢。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童年时对这个说法那是深信不疑的,并由衷感慨“天网之恢恢”(虽然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成语),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直到,后来学了医学,真正了解到视觉的形成原理和过程,才帮助解开了这个埋在心底多年的“童年之谜”。

视觉形成,并非老式感光底片照相摄像机模式,更像今天数字成像模式

我们知道,早期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原理是是使用涂上感光材料的胶片,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2

照相时感光底片接受不同照度光线曝光,然后使用定影和显影液处理,成为感光底片。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3

再然后,将底片上的影像扩印在照片纸上,就成了纸质照片。

如果人眼睛的成像原理与老式照相机相同,那么,死亡的时候的确有可能存留下死亡瞬间看到的影像。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视觉形成并非感官底片模式,而更像今天的数字成像设备模式。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4

光线通过眼睛前部的角膜,瞳孔,经过角膜和晶体聚焦过的光线穿过玻璃体,最终投射到眼底的视网膜,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5

视网膜是眼睛感光和换能的关键部分,由几个(细胞)层组成。

其中色素层的作用是帮助形成类似照相机存储胶卷的暗盒,创造感光条件。

视网膜负责感光的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通过视蛋白质的光化学效应将光子的能量转换成生物化学能。

并最终在神经节细胞转化成动作电位电能,这种动作电位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神经信号密码,再经视神经这一高速公路传递向大脑。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6

就是说,眼睛的视网膜虽然具有类似老式相机的感光作用,却不存储这种感光信号,而是“马不停蹄”地由多种功能细胞将感光信号转换成经过编码的神经电信号。

眼底也没有任何结构来存储这种神经信号,而是直接通过视神经将这种密码信息“毫无保留”地报告给上级部门。

这种神经信号经过丘脑(丘脑是外周感觉传向脑中枢信息的检查和整合站)外侧膝状体的检查、整合,传递到大脑枕叶视觉中枢,在那里经过解码才形成视觉。

这种视觉感觉还需要与来自其他脑区的信息的整合才能形成视觉知觉,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视觉知觉,跟其他信息一样,经过涉及记忆有关的功能区(比如海马区)的处理和再编码,有的没有被注意到而被直接过滤掉;有的虽然形成短期记忆却转眼就被放弃;只有其中很少部分,尤其是经过反复学习和内部回放的信息才能转化成长期记忆,在后来有可能被回忆起来。

这样看起来,我们的眼睛,充其量也不过就是网络视频系统的终端摄像机,并不负责存储任何信号,只能将光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神经电信号实际上也是一种数字信号),经过光缆(视神经)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枕叶视觉中枢)。视觉中枢的作用也仅是负责解码,并不存留信息。解码的信息经过进一步处理,有的被直接过滤掉,其他被传输到“内存”中暂时存储(短期记忆)。内存中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能经过进一步编码存储进硬盘(长期记忆)。

如果人的死亡等同于电脑的断电关机,虽然不能从网络摄像终端的眼睛,或者信息暂存的内存(短期记忆)内找到死亡前瞬间的信息,至少可以从硬盘(长期记忆)中华找到。

而且,即使是活着的人,人类目前也没有能力从脑记忆中“取得”任何信息,遑论还要按照严格时间顺序来获取。

重要的是,人的死亡实际上等于整个电脑网络系统的完全崩解,最终不会存留生命期间任何信息。

因此,死亡后不仅是眼睛不会存储死亡之前的任何信息,脑内也不会。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之说,或者反映感官胶片照相机时代人们对视觉形成的一种感性类比,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是蛮“形象”的。

目前的网络数字流体视觉信息年代,还这么想就太落伍了。

现在视频监控无处不在。出事了,没有人指望从监控摄像头(相当于眼睛)去找监控视频信息,就显得太傻了吧。

法医尸检时候看死者双眼目的是什么?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7

法医尸检主要是从尸体寻找与法律责任相关的死亡原因信息,需要全面检查,并由尸检摄影师对可能有用的信息全部拍照留存作为证据。

尸检眼睛部位的检查,当然也包括全方位各种检查,重在于包括眼睛颜色(与身份信息有关),眼睑检查(僵硬度与死亡时间有关),眼结膜有没有出血(与死因和死亡时间有关),瞳孔大小和性状(与死亡时的状况和死因有关)。

然后,使用检眼镜进行眼底和玻璃体检查。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人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图8

重点关注玻璃液的浑浊度,并吸出玻璃体液体保存,进行毒理学和生化分析——这些都可能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有关。

俗话说得好“人死如灯灭”!

人在死亡那一刻,机体就如同电脑硬盘一样彻底“停止运行”!而人在死亡前的记忆也随之消散,永远无法找回!

眼睛生成的影像变成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如同“软件”存入“硬盘”中一样,随时可以“翻阅、查看”!但是人死了,想要再调取自己的“软件”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以现在的医学科技是无法实现的!

而存储在电脑中的软件,即使硬件损毁,仍有通过技术手段将软件恢复的可能。

所以说人的眼睛成像、及记忆化管理都需要人类的机体时刻保持正常“远转”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循环播放”……人死!所有随即幻灭!不可逆转!

法医查看死者眼球可以看到死者生前最后残留的影像?别闹了!小说看多了吧!

人死了,机体停止运行,眼睛也不可能存储任何影像。法医之所以查看死者双眼,都是医学判断死亡的基本步骤,并没有任何神奇的窥视功能!

我虽然是个妇产科医生,但是医理是相通的!妇产科医生也会遇到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也会进行急救,我们在施救的过程中,一样会查看病人的双眼眼球,通过病人眼球瞳孔的涣散程度及浑浊程度来判断病人所处的危机阶段,进行下一步施救方案。

法医亦是如此!

法医接触的大都是已经死亡的尸体,他们在现场勘验尸体的时候,一样会借鉴双眼瞳孔的变化,结合其他身体指参数来判断死者的死亡信息,给警察断案提供有利的帮助。

并且双眼的变化只是法医获取死亡信息其中的一项参数,并不能仅通过此项就下结论,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骨龄、伤口创面、皮肤肌肉变化、尸僵程度、内脏查验等等)是法医每次尸检时都要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去完成的!

法医就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与敏锐的洞察力来让“尸体自己说话”,陈述一段死亡历程!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仅剩留给别人的记忆!珍惜生命,让每一段记忆都是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9646.html

(0)
上一篇 2023-01-12 11:46
下一篇 2023-01-12 11:49

相关推荐

  • 做法在下面 土豆是营养专家首推的减肥食品。1斤土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3.5斤苹果。为了保持身材,多吃这种廉价又有效的减肥食品吧。 街摊炸土豆做法:土豆两个,小葱,蒜,油,辣椒面,孜然…

    2023-08-19
  • 近几年来,轻体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轻体食品行业成为资本大咖眼中的“香饽饽”,无法避免的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鱼目混珠的产品。小编给大家列了几种市场上相对火爆的五谷代餐粉…

    2023-06-27
  • 近日,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涉案销售金额2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邓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将非法印制的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贴附于普通农产品外包装上,以…

    2023-07-19
  • 没啥故事,就是喜欢吃豆腐干和肉 用料 肉丝 适量 厚豆腐干 一块 姜片 2片 豆瓣酱 一勺 生抽 一勺 淀粉 一勺 料酒 一勺 盐 适量 芹菜 两根 蒜 2瓣 花椒 6粒 做法步骤…

    2023-08-24
  • 这个案例听起来好像固有其事,但实际上来讲已经是一条被传多年的“谣言”了,这其中所说的“吐血”问题倘若真实存在,那和柿子、牛奶这些食物没有任何关系。“食物相克”的理论总是在迷惑着大家…

    2023-05-12
  • 选好羊肉,首先要看产地,产地真的很重要,因为羊肉好不好吃,要多方面考虑,第一,羊的生长环境很重要,你好比内蒙古草原,新疆草原,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草原呢,因为内蒙很大,新疆也很大,但羊…

    2023-02-20
  • 平时很多宝爸宝妈都会经常煮出香喷喷的米饭,但也会有些刚开始掌勺的呆爸萌妈,难免总会煮出夹生饭,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夹生饭的,那么,首先,小智慧一起带您了解一下米饭…

    2023-05-31
  • 今天告诉大家的这个食效方源于经典,源于名老中医李可,也是江湖传说中的”五虎汤“。特别对流清鼻涕的风寒感冒疗效显著! 一位妈妈说:我家女儿啊,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得了一次感冒咳嗽,去医…

    2022-04-15
  • 研究发现,控制每日的热量摄入不仅有助于减肥、预防糖尿病,对于延缓衰老也有助益。 但也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不喝奶茶、不吃奶油蛋糕、不吃炸鸡,甚至连米饭都吃的很少,为什么还是瘦不…

  • 得了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办(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脏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在1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至少要有1.4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这些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原发病大多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所以说在我国,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得人群还是相当庞…

    2023-07-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