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知道害怕高血压?其实低血压危害也不小!
相较于高血压是造成国人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许多人却容易忽略「低血压」的风险。
有品picooc血压计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要多加注意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如果发现有血压低的情况,那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一、低血压是什么?
急性低血压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
1.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2.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
3.如怀疑糖尿病者需进行血糖、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
二、低血压的危害。
1、头晕,失眠。低血压患者会时常感到头晕、精神不振和失眠等症状。
2、听力和视力下降。在长期患有低血压的同时会诱发身体其他功能的下降,像听力,视力下降等,这些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低血压怎么治?
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
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
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适量饮茶,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四、低血压该怎么吃?
增加营养,合理搭配饮食
血压低患者首先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营养饮食,多摄入充足的营养食物。
平时多熬汤水喝,可以加入桂圆、大枣、阿胶等补品,具有养心益血之功效。此外,可以适量增加盐分,多喝水等。
应对贫血症状。出现血压低的人通常伴随着贫血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应对贫血来让血压低得到有效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多摄入蛋白质、铁、铜、维生素等食物,利于造血补血。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如猪肝、鸡蛋、动物血、水果等缓解贫血的症状。
减少摄入有降压效应的食物
通常情况下,摄入具有降血压效果的食物也会造成血压低的情况。
诸如赤小豆、冬瓜、苦瓜、海带、洋葱、芹菜等食物应该少吃为宜。
血压低患者的饮食应与高血压患者相反。高钠、高胆固醇的食物对于血压低的患者是非常适合的。
猪肉、骨头、动物肝脏、鸡蛋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可多摄入。但,对于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也要注意适当。
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这样的疾病产生一定要及时治疗,而且这样疾病产生的原因也是比较多。
友情提醒
低血压值只是一个指标,会不会出现症状,还要看供应各器官的血液量是否充足。「大部分『体质型低血压』的族群,收缩压甚至可能在80、舒张压在50,都没有任何症状」。
体质型低血压常见于身材纤瘦的年轻女性。这类型的女性可能因为血管软q、阻力较低,或是因女性荷尔蒙,使血管扩张,即使血压不高,但体内血流量充足,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很多人有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的现象,女性更为多见,这种情况,在中医认为多数与“虚”相关。
多数低血压的人脸色苍白,脉象低沉无力,中医认为,尤其与“气虚,阳虚”关系较为密切。
因为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不足,或者体内阳气不足,阳气气血鼓动不足,导致血脉不能充盈,因此会出现脉弱无力,身体疲倦,头晕目眩,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李以松在1984年《福建中医药》发表的一个升压汤,我觉得可供参考。
方药组成如下: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这个药方主要有益气升压、安神定志、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其中有黄芪党参,能够补气生血,升压强心;用麦冬、五味子能够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北柴胡能够引药上行,有类似补中益气丸的意思。
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补中益气丸、四逆汤、桂枝甘草汤等加减调理,一般用来改善因阳气亏虚、低血压的症状,效果不错。
如果阳虚明显,多加入桂枝等药物,能够鼓舞阳气;
如果血虚明显,多加入当归、熟地等药物;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的,一定要调养脾胃为先,使气血化生有源。
症状明显,也可找中医就诊;或者日常可常用黄芪、红参等泡水饮用,对低血压的改善也有辅助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