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是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他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18岁时开始做诗,第一首诗是十四行诗,书写的是对一名叫做贝雅特丽齐的女子的爱情。他们早年相识,后来贝雅特丽齐嫁与他人,二十几岁时不幸早逝,她死后,但丁又写了许多诗来寄托哀思,抒发对她的情感。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描述了畅游三界的奇妙旅行。这首诗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堪称划时代的不朽诗篇,神曲的意大利语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作品原名"喜剧"后人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敬,加上了"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种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元素,全诗共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篇。
长诗叙述了但丁在人生的旅途游走过半时做了一个梦,梦中的诗人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当他在黎明时分朝着山顶攀登时,面前突然出现了三头猛兽豹、狮、狼,这是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遵从圣女贝雅特丽齐一一但丁年轻时倾心的女子一一的命令搭救他,从另外一条路走出绝境。
诗人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个大漏斗。地狱阴森恐怖、悲惨万分,凡生前做过坏事的人的灵魂都被在地狱中受刑,并根据罪孽的大小被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罚也越重,例如在地狱的第八层诗人看到了己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当时还在世并迫害过诗人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们被头朝下的埋在地洞中,两条腿在外面剧烈的扭动着、挣扎着。诗人见后高兴的说道:"真是罪有应得!他们在世上把善良的人踩在脚下,而把凶恶的人放在头上。让他们永远受罪吧!"
炼狱中灵魂的罪孽比地狱中灵魂的罪孽轻些,炼狱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丽的海滩,顶口是地上乐园。炼狱分为七层,这里每一层分别住有犯过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色欲、饕餮七种罪孽的亡灵,这些灵魂的罪孽较轻,可以得到宽恕。经过烈火的焚烧,断除孽根后,他们就可以升入天堂。
地上乐园里飘着吉祥的云朵、花瓣般的雨珠,这里出现了圣女贝雅特里奇,他接替维吉尔引导诗人游历天堂。
天堂庄严辉煌,充满欢乐和爱,生前正直行善的人在这里享受着永远的幸福。天堂也分为九重,九重之上是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们的住所,充满上帝的光和爱,诗人在天府里不仅见到了圣父、圣母和圣子三位一体的奥秘圣人,更真正见到了人类理想的境界。
这便是《神曲》的主要内容。但丁积极关心现实,诗中游历三界所见所闻,很多都影射着意大利的社会现实,涉及了当时佛洛伦萨乃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及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吏、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等,这首诗也表明但丁是个爱国主义者,既渴望祖国能够统一和平,也强烈反对分裂和纷争,即使在三界中游历他和灵魂们的谈论的也是意大利的政治形势和国家兴亡问题,还因为内心过于激动而抒发强烈的感情。也正是这些澎湃的情感和奇妙的游历,最终让《神曲》成为了一部杰出的诗篇。
《神曲》的一大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是运用了本土地区的方言。
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但丁,在中世纪这种相对封建的环境下,用托斯卡纳语写了这本《神曲》,这在当时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做法。无数的学者和作家嘲笑他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民间俗语。
但是但丁本人非常相信意大利本土语言有着良好的文学潜力。在他的努力下,不仅用托斯卡纳方言写下了无数优秀作品让人们看到方言的美妙,更推动了托斯卡纳方言成为意大利半岛的文学语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就《神曲》这部作品而言,他以本人作为角色,讲述了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旅途。那些令他不满的人,无论是虚伪的政客,还是道貌岸然的教皇,都被他打入了地狱。而古罗马的大诗人维吉尔,作为智慧的象征,带领他参观了地狱与炼狱;贝雅特里齐小姐,作为纯洁与爱的象征,指导他通往天堂。
这里也有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一点,就是贝雅特里奇小姐这个角色,其实又牵扯到但丁的文学风格的另一特征——骑士之爱。
但丁受到“骑士之爱”的影响很大,他写下了很多抒情诗来赞美他对比切·迪·福尔考·波提纳丽的未能实现的爱情。而这个女子正好是在《神曲》中以贝雅特里奇小姐的原型。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骑士之爱”。
追溯骑士之爱的本源,部分来自古罗马作家奥维德,部分源于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文学。后来经过一些游吟诗人的总结,得到了这个概念:男人对远方的女人的一种无偿之爱。
扩展开来说,就是男人是卑下的为女人服务的骑士,被爱的女人是有权有势的主人。骑士们忠诚而勇敢,女主人骄傲而遥不可及。
在骑士之爱中,通常以下位的骑士去爱,去承受痛苦,又负担起英勇的事业去吸引上位的女人;而女人以被动的态势去迎接这种爱。因此,骑士之爱中的另一大传统就形成了:一种有着秘密感、距离感的无偿的爱。
当然,这种传统却是对之后的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