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头疼后脑勺胀痛怎么办(月经提前头昏脑胀腰酸背疼)-利来w66


经行前后诸证,系指经行前后出现的一系列证候,如头痛、乳房胀痛、发热、泄泻、烦躁、眩晕、浮肿等。因其与月经来潮有关,故称月经前后诸证,亦属月经病范畴。其发病有周期性,症状多出现于经前数日,可延及经期或经后。一般行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少数患者整个月经周期中均有不适,或在经期加重。如仅在行经前后稍有不适,见轻度烦躁乳胀,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也可见于更年期妇女,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器官。重者经久难愈,往往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且常与多种妇科病并见,属于妇科夹杂病之一。如上述症状均很突出,称为经前期综合征。如仅以某一症状为主,仍按传统命名,称作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等。本节考虑到临床的复杂性,首列经前期综合征,再分列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泄泻、经行口糜等,同时将经行吐衄亦列入讨论范畴。

一、经前期综合征

凡行经前后及经期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胸胁作胀、乳房胀痛、浮肿泄泻、发热身痛等,且有周期性,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前期综合征有以下特点:

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②是反复在黄体期出现的周期性躯体、精神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

③与月经不调、不孕症等有一定关系。

④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肝的功能失调为主。本病的脏腑病机主要是肝郁,实际上与心肝气郁有重要关系。形成肝郁的原因包括:①血少气多的生理特点。女性体内经常处于一种血少气多的状态,血者来源于肝,肝为藏血之脏,血少必然要影响到肝,气多亦将动乎肝气。肝体阴用阳,体阴不足、用阳不及均可成肝郁,但及时纠正后不至于形成病理,反之则必将形成病理。②心理欠稳定,心神欠安宁。肝藏魂,受气于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理欠稳定,心神心气不安宁,亦必然导致肝气不舒,亦是致郁的主要原因。③肾虚。肾有阴阳之分,藏精而主生殖,肾之阴精有着滋养肝血的作用,肾阴不足,不能养肝,肝体不足,肝气疏泄不及,自然形成肝郁。肾阳有推动气血运行,促进气化分利的作用。《景岳全书·命门余火》中说:“五脏之气,非此(指命门肾阳)不能发。”肝气得不到肾阳的支持,肝郁亦成,在乳房作胀为主的病症中颇为常见。④脾胃不足。脾胃者,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肝脏之气血除依赖先天之本肾外,主要来源于后天脾胃之本。脾胃不足,气血虚弱,不仅肝之藏血有亏,体阴不足,而且肝用不及,肝气不得疏泄,自然也就形成肝郁。

1.肝郁气滞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气火上扰,心神失宁,或肝郁克伐脾胃,脾胃失和,痰湿蕴阻,乳络失畅。

2.血虚肝旺

素体阴虚,肝气偏旺,经行则阴血下泄,肝气更旺,久则气逆于上,影响心胃和降,上扰清窍。

3.脾肾亏虚

素体肾虚脾弱,阳气薄弱,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下注即为泄泻,泛溢则为浮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经前经期偶在经后出现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烦躁失眠,胸胁作胀,乳房胀痛,浮肿泄泻等,并呈明显的周期性。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3)性激素检测雌激素浓度升高,或雌激素/孕酮比值增高,少数病例泌乳素水平增高。具体可参见美国精神病协会推荐的pmdd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对本病精神和神经症状如精神紧张、头痛、烦躁等,应与神经官能症鉴别。

(2)经行浮肿应与心肾疾病鉴别。

(3)乳房胀痛、结节等应与乳房肿块鉴别,泄泻则应与肠炎鉴别。

【辨证施治】

本病的治疗以调肝为中心,结合清肝、泄肝、柔肝、健脾、补肾等方法,或佐以化痰、化瘀、利湿等,但应抓住肝郁气滞的主证型,并注意证型演变表现出的热化、寒化症状。

1.肝郁气滞证

证候:月经紊乱,先后不一,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经前胸闷胁胀,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小腹胀痛,舌苔正常,脉细弦。

分析: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扰乱气机,冲任失调,故月经紊乱,先后不一,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气火上扰,心神失宁,故烦躁易怒;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故小腹胀痛;肝郁克伐脾胃,脾胃失和,痰湿蕴阻,乳络失畅则经前胸闷胁胀,乳房胀痛;脉细弦亦为肝郁之象。

基本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运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当归10g,赤白芍各10g,白术10g,茯苓10g,柴胡5g,青陈皮各6g,广郁金6g,制香附9g,枳壳6g,丹参10g。

本方系四逆散衍化而来,主治肝郁脾虚、脾土不合的证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茯苓、白术补中理脾,为辅;丹参、广郁金、制香附、枳壳活血行气,疏肝通络。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头昏头痛者,加白蒺藜、钩藤(后下)各10g;夜寐甚差者,加炙远志6g,合欢皮9g,青龙齿(先煎)10g;纳差脘痞者,加娑罗子10g,炒谷麦芽各10g;乳房胀痛甚剧者,加路路通6g,八月札6g,绿萼梅3g;肝郁化火,兼有口苦烦热、小便黄赤者,以丹栀逍遥散加味,即上方加炒山栀9g,丹皮10g,金铃子10g;肝郁夹瘀,兼有小腹作痛,经量偏少,色紫黑,有血块者,加桃仁10g,红花6g,五灵脂10g,山楂10g;肝郁脾虚,兼有胸闷烦热,纳食欠香,腹胀便溏者,加煨木香5g,建曲10g,玫瑰花3g,党参10g。

2.血虚肝旺证

证候:月经先期,经量偏多,色红有小血块,经前头晕头痛,烦躁失眠,乳头作痛,腰背酸楚,舌质偏红,脉细弦。

分析:素体阴虚,肝气偏旺,迫血妄行,故月经先期,经量偏多,色红有小血块;经行则阴血下泄,肝气更旺,气逆于上,影响心胃和降,上扰清窍,故经前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肝气愈旺,阴血愈虚,肾阴不足,腰府失养,故腰背酸楚;肝郁克伐脾胃,脾胃失和,乳络失畅则经前乳头疼痛;舌质偏红,脉细弦均为血虚肝旺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方药运用:杞菊地黄汤(《医级》)。

枸杞子10g,甘菊6g,钩藤(后下)20g,白芍10g,怀山药10g,干地黄10g,炒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各10g。

本方是由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子、甘菊而组成。方中枸杞子、白芍滋阴养血,甘菊、钩藤清泻肝火,干地黄滋肾填精,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经,茯苓淡渗脾湿,泽泻清泻肾火,丹皮清泻肝火。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之效。

服法:经前经后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火偏旺,失眠口糜者,加黄连3g,黛灯心1米,夜交藤15g,莲子心3g;大便偏溏者,加白术10g,焦建曲10g。

3.脾肾亏虚证

证候:月经大多后期,经量偏少,色淡红,无血块,经前浮肿,纳谷不馨,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身困神倦,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胸闷心烦,或有乳胀,苔白腻,脉细。

分析:素体肾虚脾弱,阳气薄弱,冲任偏虚,故月经大多后期,经量偏少,色淡红无血块;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故纳谷不馨,脘腹胀满;水湿停聚,下注则大便溏泄,泛溢肌肤则为经前浮肿;脾虚湿困,故神疲乏力;脾肾不足,肝用不及,肝郁气滞,故胸闷心烦,或有乳胀;腰府失养,故腰膝酸软;苔白腻为有湿,脉细为气血不足之象。

基本治法:温肾健脾,疏肝调经。

方药运用:温土毓麟汤(《傅青主女科》)合逍遥散。

白术、党参、茯苓、巴戟天各10g,制附片6g,川续断10g,炒柴胡5g,陈皮6g,炮姜5g,山楂10g。

方中巴戟天、川续断、制附片温命门之火,以火暖土,有助于脾阳之运;白术、党参、茯苓、炮姜健脾益肾,温土毓麟;炒柴胡、陈皮、山楂疏肝健脾,活血调经。全方共奏温肾健脾,疏肝调经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经量过少者,加丹参、泽兰各10g;腰酸尿频者,加杜仲、鹿角霜、菟丝子各10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越鞠丸(《丹溪心法》)

处方:苍术、制香附、川芎、六曲、山栀。

服法:上药各等份,水调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4g,每日2~3次,经前7~10天始服,经行停服。

适应证:肝郁之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等。

2.针灸

内关、中脘、太冲、足临泣、膻中,适用于肝气郁结证。

乳根、三阴交、太冲,适用于脾肾亏虚证。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能获效,预后良好。

【预防与调护】

1.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调畅情志,注意身心健康。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者为主。

【临证经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愈趋紧张,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郁形成后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可以向化火、致瘀、凝痰的实证转化,简称实化,亦可以向耗血、克脾、伤肾、损阳等虚证转化,简称虚化,并产生各种证候群。因此,辨治肝郁是治疗本病的主要内容。肝郁必须疏肝,气滞又需理气,这是解决肝郁的基本方法。辨治本病当着重以下几方面:

1.几种解郁的方法

(1)轻清疏解即运用轻清的药物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一般适用于中上焦的气郁证候。就肝脏而言,性喜条达而欲升散,疏泄者,先升后降,升是主要的,轻清疏解正符合条达升散的要求。逍遥散、四逆散以及佛手片、玫瑰花、合欢花、代代花、八月札、绿萼梅、苏叶、香橼皮等属此范围。《傅青主女科》在治疗月经病的解郁方中常用柴胡、荆芥、桑叶之类者,均寓有此意。我们体会,轻清疏解剂不仅用药轻清升散,而且用量亦轻,适用于中上焦肝郁气滞症状明显者。病情较重或反复发作者可加重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2)理气行滞即运用理气行滞的方药来解除气滞较重的症状,一般用药较轻清疏解的力量要大。此法的特点在于通畅泄解,或称横通旁解,推动气机运行,与逍遥散、四逆散之升散有所不同。代表方剂如四制香附丸、加味乌药汤、八物汤、越鞠丸等。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体质不同,在选方用药上亦不一致。夹有痰湿的,可选用越鞠丸加藿梗、苏梗、川厚朴、佩兰、郁金、枳壳等;月经量少,气滞血不畅者,可选用四制香附丸加丹参、泽兰等;痛经、气滞血阻者,可选用加味乌药汤加制乳没等;月经周期落后者,可选用七制香附丸加泽兰、月季花、川续断、肉桂、茺蔚子等;乳房胀痛结块者,可选用越鞠丸加五灵脂、山甲片、川郁金、川贝母、瓜蒌皮等。总之,调畅气机,导滞化浊也是妇科较为常用的方法。

(3)通泄阳明,泄浊解郁肝郁气滞常蕴阻在脾胃之间,特别是大肠之间,与浊滞相蕴结。疏肝泄肝难于见效者,可转以通泄阳明,排除浊滞。此乃通过中焦升降枢纽而调节肝气的一种方法。

(4)调经解郁,行血达气调经者,即条达血气,从血分来疏通。所谓血行则气行,气机郁滞必然阻碍血行,血不行则气不畅,二者常相互影响。血乃有形之物,血瘀之后更加影响气机的流通。正由于每月一次经血排泄,才能使大量有余之阳气随经血下泄,故一切肝郁之气尤其是周期性发作的肝郁之气,必得经血下泄而排除。月经量少对排除肝郁之气不利,故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瘀煎等通过活血化瘀使月经排泄顺利,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调经,实际上是为了排泄有余之气,达到疏肝解郁的目。

2.相关检查

(1)雌二醇(e2)是卵巢内分泌激素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过少或过多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e2与天癸阴水一致,是月经来潮的物质基础,类似《傅青主女科》中所谓的肾中之水。e2过少属于肾阴虚的范畴,需运用补肾滋阴的方法,如《傅青主女科》的两地汤、清经散。如果雌二醇过多,反映出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黄连等泻火坚阴,或用清经散以清泻肝肾之火为主;如果雌二醇过低,补肾滋阴法不足以提高其水平,可在滋阴法中加入川断、菟丝子、肉苁蓉、紫河车等补阳之品,此即张景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意也。

(2)黄体激素 即孕激素(p),也是卵巢激素的组成部分。其过少或过多亦将导致本病。我们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p与肾阳相一致,属于肾阳的范围。测量基础体温,观察高温相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肾阳的盛衰。bbt高温相偏短、偏低、不稳定以及上升缓慢等,均标示着黄体功能不健,意味着肾阳不足和虚衰,可以导致水湿潴留和肝气不舒,产生一系列复杂证候。运用补肾助阳的方法,可选用毓麟珠、右归饮等方药。兼脾虚者,可采用脾肾双补的方法,用健固汤、温土毓麟汤等。bbt高温相下降不显著,或降而又升,以致行经淋漓,经期延长,与黄体萎缩不全有关,属于阳太过,心肝气火不平,治疗宜轻补肾阳,佐以清降和清泄,或运用重剂量的活血化瘀方药以促使经行和重阳下降,常选用《妇人大全良方》的柏子仁丸合泽兰叶汤,或用张子和的三和饮、玉烛散,或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加重剂量,务必达到月经正式来潮,使过多之阳随经血而下泄。

(3)泌乳素(prl)偏高或过高亦将导致本病,特别是乳房胀痛、溢乳、烦躁、头痛等。临床观察发现,prl与肝郁化火相一致,一般属肝郁的范畴,可运用疏肝、清肝、柔肝、敛肝等方法治疗,常选一贯煎、化肝煎、芍药甘草汤等,必要时可加入健脾和胃、滋阴助阳的药物。

(4)微量元素也是微观辨治的主要手段。检测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如镁(mg)、钙(ca)、锌(zn)、铜(cu)、铁(fe)等有着重要意义。镁元素偏低,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或加重海蜇、牡蛎、人参、章鱼等;镁元素过高,可通过发汗及大小便以泄之;钙元素偏低时,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龙牡壮骨冲剂,或加入骨粉、龟板、鳖甲等;钙元素过高时,可通过二便以泄之;锌、铜元素偏低时,需要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入仙灵脾、仙茅、锁阳、龟板、鳖甲等,而且这些滋阴补阳的药物又有双相调节的作用。由于我们对微量元素的临床观察为时尚短,缺乏系统的研究,单就已取得的初步经验抛砖引玉,有待进一步充实提高。

验案举例

曹某,女,36岁。2005年6月17日初诊。

主诉:经前乳房胀痛2年余。患者14岁初潮,周期28天左右,经期3天,量偏少,色暗红,夹有血块,无明显痛经。近2年多来经前1周起即感乳房胀痛,时而延及经后。心烦易怒,夜寐欠安。bbt双相,高温相呈爬坡状。b超示:盆腔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双乳腺结节状增生。25岁结婚,生育史:1-0-1-1,现采取工具避孕。就诊时值经行第4天,量少将净,仍感双乳作胀,胸闷心烦,夜寐欠安,腰酸隐隐,胃脘不适,纳谷一般,二便自调,舌红,苔腻,脉细弦。辨证为肾阴偏虚,阳亦不足,心肝气郁夹有瘀血痰浊。现经将净,从经后期治疗,滋肾疏肝,健脾和胃,方取滋肾生肝饮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白芍各10g,山药10g,山萸肉9g,干地黄10g,广木香9g,广陈皮6g,炒白术10g,淮牛膝10g,川断0g,炒柴胡6g,丹皮10g。服药7剂后腰酸缓解,乳房胀痛消失,白带略增,有拉丝样白带,伴胃脘不适,夜寐欠安,纳可便调。从滋阴助阳、疏肝理气着手,处方:丹参10g,赤白芍各10g,山药10g,山萸肉9g,川断10g,菟丝子10g,鹿角片10g,丹皮10g,茯苓10g,五灵脂10g,佛手片6g,炒柴胡6g,绿梅花5g。服药后bbt上升,小腹不痛,腰略酸,双乳胀痛较以往减轻,夜尿偏多,大便难解,上方去佛手片、炒柴胡,加青皮6g,制香附10g,左牡蛎(先煎)15g。服药10剂后患者月经来潮,量一般,色红,无血块。此次乳房胀痛明显缓解,但面生痤疮,纳可便调,夜寐欠安,舌红,苔腻,脉弦细。治拟疏肝调经,以越鞠丸和通瘀煎加减。处方:当归10g,赤芍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炒五灵脂10g,益母草15g,红花10g,川芎10g,川断10g,川牛膝10g,桃仁10g,炒龙胆草15g。如此按调周法治疗4月余,患者症状缓解。

按语:经前乳痛证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主要由肝郁所致。肝郁的形成有诸多的因素。其一,女性自身血少气多;其二,女性心理欠稳定;其三,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则不能养肝而致肝郁,肾阳不足,气化无力,肝气不发,亦成肝郁;其四,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肝之体阴不足,肝用不及,肝气易郁。从妇科特征看,患者月经偏少,色暗红,夹有血块,此为瘀滞。患者平素常感胸闷心烦,夜寐欠安等,加之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故心肝气郁,并有肝郁化火的表现。患者bbt双相,但高温相呈爬坡状,说明黄体功能不足,有肾阳偏虚的一面。因此,本案虚实夹杂,既有肾虚阴阳不足的一面,又有心肝气郁的一面。夏师认为,治疗本病单纯用疏肝解郁或清肝解郁的方法,并非治本之道。治本应补肾调周,同时结合疏肝或清肝,故经净之后从经后期治疗,滋肾疏肝,健脾和胃,方取滋肾生肝饮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患者服药后腰酸缓解,乳房胀痛消失,白带略增,有拉丝样白带,伴胃脘不适,夜寐欠安,纳可便调,转从滋阴助阳、疏肝理气着手,用补肾促排卵汤加佛手片、炒柴胡、绿梅花等轻清疏解之品。药后bbt上升,小腹不痛,腰略酸,双乳胀痛较以往减轻,夜尿偏多,大便难解,此为经前期,故加青皮、制香附、左牡蛎等理气行滞,化瘀散结。月经期疏肝调经,用越鞠丸合通瘀煎加减,使经血排泄通畅。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使其情绪平稳,配合治疗。如此治疗4个月,获效甚好。

【小结】

1.经行前后诸证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仅25%女性无任何周期性异常出现。有统计表明,18~45岁女性中约30%有中至重度的周期性情绪改变,约10%需要治疗,其中症状严重者约占3%。对于行经前后诸证的认识散在于妇科、内科等著作中,尚缺乏系统的认识。

2.我们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应从月经期前后气血的盛亏变化及患者素体的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行经前后,体内阴阳气血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出现气机郁滞、气火偏亢的局面。

3.辨治肝郁是治疗本病的主要内容。肝郁必须疏肝,气滞又需理气,这是解决肝郁的基本方法。肝郁形成后,在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向化火、致瘀、凝痰的实证转化,亦可以向耗血、克脾、伤肾、损阳等虚证转化。

4.临床在治疗同时,要注意身心健康。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二、经行头痛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痛,称为经行头痛。本病个别患者甚为顽固,治愈后可由精神因素等触发,故稳定情绪,避免刺激颇为重要。本病在古籍中缺乏专篇论述,仅散见于月经不调等病症中。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行头痛有以下特点:

①呈周期性,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发作。

②受精神因素影响,每因情绪不稳而触发。

【病因病机】

经前经期头痛,病因不外乎火、风、瘀三者。其之所以规律性地发作于经前、经期或经后期,与冲任气血有关。

1.肝火

素体阴血不足,肝火易动。每于经前或经行初期阳气偏旺,肝火更甚,愤怒烦躁,激动肝经之火,升扰于上,发作头痛。

2.瘀血

肝郁气滞影响冲任,滞久生瘀,瘀痹阻络。经前、经期冲任气血易动,郁逆之气窜扰清空之窍,动则病作。

3.血虚

素体阴血亏虚,每逢经行经量偏多,阴血更虚,虚风上扰,亦致本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明显之头痛,严重者剧痛难忍,伴有恶心呕吐等。头痛有明显的周期性是本病的典型特征。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3)测量基础体温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鉴别诊断

(1)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血液常规检查等,可排除外感头痛、鼻及副鼻窦病变所致的头痛等。

(2)ct检查: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

【辨证施治】

经前期头痛大多属于肝火、瘀血、虚风等,治疗应首先予以止痛,然后调理肝脾。因其部位在上,治疗宜降宜清,以平为期。

1.肝火证

证候:经前期头痛大都发生于两侧太阳穴,可见跳痛、抽痛、刺痛或胀痛,月经超前,量多色红有血块,胸闷心烦,口苦口渴,便秘尿黄,或目赤乳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患者素体阴血不足,肝火易动,一旦愤怒烦躁,激动肝经之火,每于经前或经行初期阳气偏旺,肝火更甚,升扰于上,发作头痛,表现为两侧太阳穴呈跳痛、抽痛、刺痛或胀痛;肝火偏旺,热扰冲任,故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肝郁夹瘀则经行有血块;肝热上扰,故胸闷心烦;肝热胆泄则口苦口渴,便秘尿黄;肝火上蒸,故目赤;肝气郁结,故经前乳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亦是肝火之象。

基本治法:清肝泻火,息风和络。

方药运用: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羚羊角(先煎)6~9g,钩藤(后下)15g,苦丁茶10g,夏枯草15g,龙胆草6g,泽泻10g,甘菊6g,白蒺藜、丹皮各10g。

方中羚羊角凉肝息风,清肝泻火;钩藤为清肝息风的良药,佐以苦丁茶、甘菊、白蒺藜者,加强羚羊角清肝息风之力;龙胆草清肝胆湿热;泽泻助龙胆草清利湿热;夏枯草、丹皮清热凉血,清泻肝火。诸药合用,有清肝泻火,息风和络的作用。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夹有瘀血,疼痛剧烈者,加干地龙、丝瓜络;夹有痰浊者,加白僵蚕、茯苓等;大便秘结不行,舌苔黄,根部厚者,当予清通大便为主,进当归龙荟丸,使肝火随之而下降;大便稀溏,胃脘不适者,去龙胆草、夏枯草,加炒白术、焦建曲、砂壳、陈皮等调理脾胃;更年期见此等证候者,尤应注意调理脾胃。

2.瘀血证

证候:经期头痛如胀刺,月经或前或后,以后期为多,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痛,经行不畅,胸闷烦躁,脘腹不舒,舌质紫暗,苔黄白腻,脉细涩或弦细。

分析:肝郁气滞,影响冲任,滞久生瘀,瘀痹络阻,郁逆之气窜扰清空,故经期头痛如胀刺;瘀血内阻,冲任失调,故月经或前或后,以后期为多,量少色紫黑有血块;瘀血阻滞,不通则通,故小腹痛,经行不畅;肝郁气滞,乳络失和,故胸闷烦躁;气机不畅,故脘腹不舒;舌质紫暗,苔黄白腻,脉细涩或弦细亦为瘀血之象。

基本治法:调气化瘀,通窍行经。

方药运用:通窍活血汤 (《医林改错》)加减。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10g,川广郁金各6g,青风藤15g,炙蜈蚣3g,干地龙10g,全蝎5g。

通窍活血汤以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为基础,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瘀所致诸症;配以炙蜈蚣、干地龙、全蝎等虫类药增强通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川广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青风藤行气通窍,活血止痛。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夹痰湿者,加制南星9g;夹肝火者,加钩藤(后下)15g,苦丁茶10g。

3.血虚证

证候:经行之后头痛绵绵,或呈晕痛之感,月经量多,色淡红,心悸怔忡,腰酸寐差,神疲乏力,舌质淡红少苔,脉细弦。

分析:患者素体阴血亏虚,每逢经行阴血更虚,虚风上扰,故经行之后头痛绵绵,或呈晕痛之感,且月经量多,色淡红;阴血亏虚,心神失养则心悸怔忡,寐差,脉细弦;腰府失养,故腰酸;阴血不足,无以濡养,故神疲乏力;舌质淡红少苔亦为阴血不足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养血,息风静阳。

方药运用:加减杞菊地黄汤(《医极》)。

枸杞子10g,甘菊6g,熟地、怀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钩藤(后下)15g,楮实子、女贞子各10g。

杞菊地黄汤由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子、甘菊而成。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药滋肾补脾;枸杞子、甘菊滋阴养血,息风静阳;泽泻配熟地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脾湿;楮实子、女贞子滋阴养血;钩藤平肝息风。诸药合用,有滋阴养血、息风静阳的功效。

服法:经后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面浮足肿,身困倦乏者,乃脾虚气弱,水湿泛溢,虚风上扰,当予健脾补气、利水息风等法治之,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散合防己黄芪汤,药用制半夏、白术、煨天麻、防己、黄芪、连皮茯苓、钩藤、陈皮等。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补血当归精每次5ml,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证。

(2)通天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血瘀证。

2.针灸

百会、风池、太冲、三阴交,适用于肝火证。

风池、太阳、合谷、三阴交、太冲,适用于血瘀证。

足三里、三阴交、百会,适用于血虚证。

【转归及预后】

本病通过适当的调治,一般预后较好。有甚为顽固者,治愈后可由精神因素等触发,故稳定情绪、避免刺激颇为重要。

【预防与调护】

1.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经前精神紧张。

3.调摄饮食,控制水盐摄入。

【临证经验】

夏师临床辨证治疗本病的几个要点是:

1.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荣于头,足厥阴肝经上巅络脑。若素体本弱或脾虚化源不足,或失血伤阴,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阴血下注血海,脑窍相对不足,清窍失养,故致头痛;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有余而化火,肝火上逆,侵犯清窍而发头痛;或肾虚肝郁,久而血滞,脉络壅阻,不通则痛;或肝郁脾弱,水湿痰浊内阻,上犯清窍而致头痛。其分别于经前、经期、经后发作者,主要与整体的阴阳消长转化失常有关。若阴血不足,阳长欠佳,至经前期阳长不足,重阳不及,难以载血上行,故致血虚头痛;或阴不足,气火偏旺,经前期阳长至重,肝经气火极易上升,易发生头痛;经后阳气随经血下泄,脑窍空虚则头痛;平素阳气不足,血脉流通不畅,子宫内瘀浊留驻则致血瘀;气不化津则停痰积液,经前气血变动,痰瘀随冲气上犯清窍,发为痰浊瘀血头痛。由此可见,疼痛的局部病变实与阴阳消长转化及冲任督脉的盛衰有关。

2.临床辨证方面,首先要辨别头痛的部位。两侧头痛多为肝经郁火;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胃经有关,属气火风阳夹痰;后脑部乃太阳经与督脉部位,与风湿或血瘀有关;巅顶作痛乃督阳不足,常夹风寒。其次是疼痛的性质,如跳痛、胀痛、刺痛一般属热证、实证,以风火或血瘀多见,亦有血瘀夹痰湿者;收缩性疼痛剧烈者,多属血瘀血寒;绵绵隐痛、晕痛,多属虚证。再次,疼痛发作的时间也有一定诊断价值。清晨或上午痛甚,多与痰湿血瘀有关;下午或夜间痛甚多属阴虚火旺;进行性加剧、持续不已的头痛,要注意顽固性瘀血证。

3.治疗方面,经前期以补肾助阳调周法为根本。重阳得至,阴充阳盛,本足则标静,病即自已。发作时不可忘记对于肝火、血瘀、血虚、痰湿四者的治疗。肝火头痛,除了清肝解郁止痛之外,还需注意两种情况:其一,是否夹有痰湿,如若夹有痰湿必须化之,可加石菖蒲、茯苓、泽泻之类药物,而非单纯的丹栀逍遥散所能治;其二,是否有肝阳肝风内动,如有必须在养阴的前提下兼用潜阳息风之法,用羚羊角、石决明、珍珠、白蒺藜、牡蛎等,同时加强调经固经,保持经血畅行,使肝火随经血而下泄,并防经血过多,阴血耗损,水不涵木,肝火更甚。血瘀头痛者必须活血化瘀,并根据“血得热则行”的原理,加入艾叶、肉桂等品。痰湿多与肝火、血瘀兼见,需用利湿化痰之法,甚则重用利湿之品,使脑血管水肿消退,头痛消失。

验案举例

施某,女,32岁,已婚,福建人,2003年10月初诊。

患经前经期头痛10年。近10年来经前一周即感头痛,持续至月经来潮第一二天,偶尔经后亦痛,以两侧太阳穴为主,伴腰骶酸楚。月经史:初潮14岁,周期30天,7天净,量一般,无血块。生育史:1-0-2-1,上环避孕。就诊时正值月经周期第22天,头痛不适,心烦不宁,双乳亦痛,小腹不痛,腰不酸,纳谷尚可,二便自调,舌质淡,边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肝肾不足,心肝郁火,夹有血瘀,按调周法治疗,从经前论治,滋肾助阳,疏肝清心,理气解郁,方取毓麟珠、逍遥散合钩藤汤加减。处方:丹参10g,赤白芍各10g,山药10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五灵脂10g,钩藤(后下)10g,白蒺藜10g,合欢皮10g,川牛膝10g,炒柴胡6g。连服7剂。

二诊时患者头痛缓解,月经来潮4天,量一般,色红,无血块,头痛未作,小腹不痛,腰略酸,纳可便调。从经期经后论治,拟清肝解郁,化痰调经,用钩藤汤合五味调经散治之。处方:钩藤(后下)10g,川牛膝10g,赤白芍各10g,丹皮10g,丹参10g,制香附10g,泽兰10g,五灵脂10g,益母草15g,山楂10g,广陈皮6g。服药5剂后改服经后方,滋阴息风,疏肝和胃,方取杞菊地黄汤合越鞠丸,处方:枸杞子10g,山药10g,山萸肉10g,钩藤(后下)10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桑寄生10g,川牛膝10g,制苍术10g,广郁金10g,广陈皮6g。服药7剂。

三诊时正值月经前期,患者头痛不显,小腹隐痛,面有褐斑,目眩色暗,腰酸绵绵,肠鸣辘辘,大便不实,舌红苔腻,脉细弦。于健脾温肾汤中加入清肝解郁之品,处方: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0g,丹皮10g,川断10g,紫石英12g,煨木香9g,钩藤(后下)15g,白蒺藜10g,五灵脂10g,佛手片6g,合欢皮10g。服药7剂后,患者月经来潮,头痛亦未发作。如此又调治两个月经周期,患者头痛得到控制。

按语:经行头痛与内科头痛不同,其受月经影响,呈周期性发作,所以郁火、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仅是局部现象,其整体必与心肾、子宫、冲任的功能失调有关,临证不仅要从局部病变考虑,更要从整体加以调治。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荣于头,且足厥阴肝经上巅络脑,冲任气血阴阳的变化均易致本病发生。患者经前、经期头痛即作,且痛以两侧太阳穴为主。太阳穴系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部位,与肝经郁火有关,经前冲脉气旺,肝气上逆,侵犯清窍而发头痛。全身症状方面,患者经前头痛不适,伴乳房胀痛,心烦不宁等,亦为肝经郁热所致;患者工作繁忙,平素性情急躁,经期腰酸较甚,可见其禀赋薄弱,肾气不足,肾阴偏虚,阴虚则肝郁;病已10年,久病入络,夹有气滞血瘀。综上所述,肾虚为头痛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治疗方面,经前期补肾助阳为根本,兼以疏肝清心,理气解郁,方取毓麟珠、逍遥散合钩藤汤加减。服药7剂后重阳得至,阴充阳盛,故头痛缓解。月经来潮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并加入清肝解郁之品,服药2个月经周期后病即痊愈。

【小结】

1.经行头痛受月经影响,有周期性,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仅是局部现象,其整体必与心肾、子宫、冲任的功能失调有关,因此临证不仅要从病变局部考虑,而且要从整体加以调治。若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较好。

2.临床辨证方面,首先要辨别头痛的部位。治疗方面,经前期补肾助阳为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重阳得至,阴充阳盛,本足则标静,病即自已,但发作时不可忽视对于肝火、血瘀、血虚、痰湿四者的治疗。

3.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经前精神紧张,控制水盐摄入。

三、经行身痛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行身痛有以下特点:

有周期性,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发作。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在于营血失调,经络营卫筋肉等失和,临床常见血虚、血瘀两者。

1.血虚

素体营血亏虚,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津,以致经行时阴血下充血海,肢体百骸、经络筋肉等缺乏营血的灌溉充养,不荣则痛。

2.血瘀

素体不足,或经期、产后寒湿之邪乘虚内着,稽留于经络关节之间,寒凝血瘀。经行时气血下注子宫,经脉阻滞,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周身关节酸楚,疼痛不适,逾期即愈,届时又发,有规律性。血虚者多痛在经后,伴肢体麻木乏力。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2.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如血液红细胞沉降率、抗溶血性链球菌“o”及x线检查等,可与外感身痛和内科痹证相鉴别。

【辨证施治】

经行肢体麻木疼痛宜分虚实,虚者宜以养血调营、柔筋止痛为法,实者宜以养血活血、和络散寒为法。

1.血虚证

证候:经行肢体麻木疼痛,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头昏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寐差,舌质淡红,脉细弱。

分析:素体营血亏虚,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津,经行时阴血下充血海,肢体百骸、经络筋肉等缺乏营血的灌溉充养,不荣则痛,故经行肢体麻木疼痛;营血亏虚,冲任不足,故月经量少色淡;气血不足,无以上荣,故头昏眼花,面色无华;心失所养,故心慌寐差;舌质淡红,脉细弱亦为血虚之象。

基本治法:养血调营,柔筋止痛。

方药运用: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当归、白芍、黄芪、白术、熟地、茯苓、炙远志各10g,陈皮、人参各5g,肉桂、炙甘草、五味子各3g,生姜3片,大枣3枚。

方中八珍汤补益气血;黄芪益气和营;肉桂温经活血,柔筋止痛;辅以五味子、炙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陈皮健脾理气,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阻碍脾胃运化功能;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使营血调和,疼痛得止。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周身骨节酸痛明显者,去肉桂,加桂枝9g,鸡血藤15g;烦躁口渴,夜寐甚差者,去肉桂,加钩藤(后下)15g,炒丹皮10g。

2.血瘀证

证候:经行腰膝、肢体、关节疼痛,酸楚不适,得热则减,遇寒则重,经期错后,量少色紫有血块,腹痛,胸闷烦躁,口渴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

分析:素体不足,或经期、产后寒湿之邪乘虚内着,稽留于经络关节之间,寒凝血瘀,经行时气血下注子宫,经脉阻滞,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腰膝、肢体、关节疼痛,酸楚不适,得热则减,遇寒则重;瘀阻冲任则经期错后,量少色紫有血块;瘀血阻滞,故腹痛;气机不畅,故胸闷烦躁;口渴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均为血瘀之象。

基本治法:养血活血,和络散寒。

方药运用:趁痛散(《经效产宝》)合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白术、川牛膝各10g,黄芪15g,桂心、炙甘草、独活、薤白各6g,桃仁、红花各10g,干地龙10g,生姜3片。

本方重在益气养血,只有血充,才能舒筋和络。方中以当归、黄芪为主药,寓当归补血汤之意;白术、甘草扶脾,因气血来源于后天脾胃;复加独活祛风湿;生姜、桂心祛寒定痛;薤白辛温通阳;牛膝补肝通络;桃仁、红花养血活血;干地龙和络止痛。全方共奏养血活血,和络散寒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严重者每日2剂。

加减:形寒肢冷,关节酸楚者,去桂心,加川桂枝9g,赤白芍各10g,羌活9g;疼痛颇剧,舌苔白腻者,加制草乌、制川乌各6g,制乳没各5g;腰膝酸软,小便较频者,加川续断、杜仲、骨碎补各9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补益活络丹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证。

(2)安络痛胶囊每次1~2粒,每日2次,适用于血瘀证。

2.针灸

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关元、肾俞,适用于血虚证。

中极、血海、行间、命门、足三里,适用于血瘀证。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多能痊愈。对反复不愈者,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内科痹证,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与调护】

1.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 注意身心健康,经前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适当控制水、盐的摄入量。

【临证经验】

1.经行身痛主要因血虚致肢体关节、经络筋肉失却濡养,临床以血虚、血瘀两类最为常见。经行身痛属于血虚者,《女科百问》归咎于气血不足,谓“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荣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素体营血亏虚,经行时阴血下注血海,肢体百骸、经络筋肉失于营血的充养,故不荣则痛。治疗上我们多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和营,养血和络。该方熔桂枝汤、小建中汤于一炉,外祛风寒以和营卫,内调阴阳以建中气。营血不足明显者,可配用人参养荣汤养血调营,柔筋和络止痛。肢体骨节疼痛明显者,可加鸡血藤、炙甘草、干地龙等和络止痛,更好地控制身痛。

2.经行身痛属血瘀者,多夹风寒湿邪为患。素体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于经络关节之间,寒凝血瘀,经行时气血下注子宫,经脉阻滞,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在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法中配合养血和络、补气强卫以助化瘀通络,临证多选趁痛散合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黄芪、白术、炙甘草、桂心、独活、牛膝、生姜等,再合桃仁、黄芪、地龙为佳。

3.经行身痛不同于痹证。痹证为风、寒、湿所致,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本证主要在于血虚、血瘀,且两者经常合而为病,可同时兼夹风寒湿,故在扶正通络的前提下,可借用痹证方药以通络祛邪。此外,我们还发现,少数患者的病情与心肝气郁有关。心情不舒,或情绪紧张,心肝气郁,内不能协调肝脾气血,外不能和谐营卫,气血营卫不和,脉络不畅,是以出现周身不舒和筋骨肌肉作痛。治当疏肝解郁,调和营卫,方取逍遥散合桂枝汤治之,复入鸡血藤、广郁金、钩藤等和络之品,才能取效。如能配合心理疏导,解除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则效果稳定且巩固。

验案举例

高某,女,45岁,教师。

患者近2年来每于经前或经期左侧肢体疼痛,左腿抽搐,少腹作痛。初经14岁,5~7/23~37日,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小腹或隐痛。28岁结婚,1-0-2-1,上节育环15年。妇科检查:左侧轻度附件炎,余未见异常。平时带下多。就诊时适值月经来潮,量少,色紫黯,质黏腻,此次月经周期35天,经前经期左侧肢体疼痛,左腿抽搐,左侧少腹作痛,并伴有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夜寐较差,舌质边紫,苔薄白,脉细弦。四诊合参,辨证为肝郁气滞,脉络失和,采用疏肝解郁,和络止痛法,方取越鞠丸、泽兰叶汤、二藤舒筋丸等加减,处方:制苍术、制香附、炒丹皮、山楂、泽兰叶、赤芍、五灵脂各10g,天仙藤15g,络石藤10g,干地龙10g,广郁金6g。药服5剂后经行较畅,量较多,色红,有小血块,疼痛有减轻,经净之后稍感头昏腰酸,胸闷心慌,夜寐仍差,舌脉如前,按经后期论治,滋阴养血,疏肝和络,方取滋肾生肝饮合二藤舒筋散加减。处方:当归、赤白芍、山药、干地黄、丹皮、茯苓、桑寄生各10g,山萸肉6g,炒柴胡5g,络石藤、青风藤各12g,鸡血藤15g,白蒺藜10g。药服7剂后头昏腰酸稍好转,但少腹隐隐作痛,并有锦丝状带下,可见已进入经间排卵期,因此用补肾调气血,兼以疏肝和络,方取补肾促排卵汤加入疏肝和络的药物。处方:鸡血藤15g,赤白芍、山药、熟地黄、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紫石英(先煎)各10g,怀牛膝、天仙藤各12g,炙蜈蚣5g,红花6g,炒柴胡5g。服药10剂,至行经期再服前行经方。如此治疗2个月经周期,经行身痛基本上得到控制。再服2个月经周期,加入延胡索10g,钩藤(后下)15g,独活6g,醋炒青皮6g等,同时加服抗宫炎片,病遂告痊。

按语:本例为经行身痛,前医曾从风湿论治,未得显效,再予活血止痛,亦未进步。按前人所论,凡经行身痛不是血虚,就是血瘀,或是风寒乘袭。正如宋《女科百问》中说:“或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荣血之灌溉,气血不足,经后欲行,身体先痛也。”实际上,经行身痛来源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血痹病,其治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至于肝郁气滞,血脉不和,脉络不畅之身痛,治疗上既要治标,疏肝和络,又要治本,补肾调周,才能获取佳效。

该患者月经周期错后,经量有所减少,色紫黯,质黏腻,有小血块,乃气滞血瘀中偏于气滞者,而且本病的特点是疼痛以左侧的肢体、少腹为主,即使是乳房胀痛也以左侧为明显。根据前人“左属血,右为气”,“左为肝,右为脾”的论述,本病与肝的关系极大。且患者病起于心情不畅,工作紧张,又进入围绝经期,肾气衰,天癸将竭,心肝之气更不易疏解。气郁日久者入乎络脉,内不能协调肝脾,外不能和谐营卫,益发使气血不和,从而形成经行身痛。肝病日久不愈,势必与肾有关,故我们在治疗中虽重在疏肝解郁,和络止痛,但始终未忘补肾,同时做好心理疏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结】

2.经行身痛主要因血虚,肢体关节、经络筋肉失却濡养,临床以血虚、血瘀最为常见。

3.经行身痛不同于痹证。痹证为风、寒、湿所致,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本病主要在于血虚、血瘀,且两者经常合而为病,可同时兼夹风寒湿,故在扶正通络的前提下,可借用痹证方药以通络祛邪。本病治疗上既要治标,疏肝和络,又要治本,补肾调周,才能获取佳效。

4.平时宜注意身心健康,经前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适当控制水、盐的摄入量。

四、经行浮肿

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面目及四肢浮肿,称为经行浮肿。因劳倦或睡眠少所致的轻度浮肿,或偶然与月经相关,尔后又恢复正常者,一般不作疾病论。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将经行浮肿分为脾虚、肾虚、气滞三种。《校注妇人良方》又谓有气分、血分之异。脾阳靠肾阳蒸腾,脾虚与肾虚可合二为一,即脾肾阳虚。气滞虽与肝有关,但宜从血分论治,重点在血瘀。

1.脾肾阳虚

脾主运化,肾司气化。若劳累伤脾,或房劳、多产伤肾,以致脾肾阳气不足,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水湿不运,渗入脉络之中。经行血气下注,气随血下,脾肾之阳气更虚,脉络之水愈多,泛溢于肌肤之间而成浮肿。更年期尤为多见。

2.气滞血瘀

七情郁结,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气滞血瘀。经行则气血益发不畅,脉络之水湿外溢亦可致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随月经周期而发作,大多在经前或经期发作,经行后则愈,亦有少数发作于经后期,表现为周身或面目四肢浮肿。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3)性激素检查雌激素、催乳素水平增高,雌激素与孕激素比值升高。

2.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如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尿常规检查等,可明确诊断。浮肿严重者应结合内科检查,排除心、肝、肾功能不良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浮肿。

【辨证施治】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虚证健脾温肾,化气行水;实证理气活血,化瘀利水。

1.脾肾阳虚证

证候:经前或经行面目浮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错后,量少色淡,胸闷纳少,腹胀便溏,神疲肢冷,小便短少,形体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弱。

分析:脾主运化,肾司气化。劳累伤脾或房劳、多产伤肾,以致脾肾阳气不足,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水湿不运,渗入脉络之中,泛于肌肤之间,故经前或经行面目浮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脾肾阳虚,冲任失养,故月经错后,量少色淡;脾虚失运,故纳少,腹胀便溏;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神疲肢冷,形体畏寒;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弱亦为脾肾阳虚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温肾,化气行水。

方药运用:真武汤(《伤寒论》)加减。

白术、茯苓、白芍各10g,制附片9g,生姜5g,党参、黄芪、防己各12g,薏苡仁15g,车前子(包煎) 10g。

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肾,脾阳虚则湿积而为水,肾阳虚则聚水而从其类。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土以助阳气,为君;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为臣;生姜辛温,既助附子温阳祛湿,又伍茯苓温散水气;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为佐;党参、黄芪益气补脾;防己祛风行水;薏苡仁渗利湿热而健脾;车前子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温肾、化气利水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月经过多者,加砂仁(后下)6g,阿胶珠10g;月经过少者,加泽兰叶、丹参各10g,益母草15g。

2.气滞血瘀证

证候:经行或经前面浮肢肿,尤以下肢为主,月经推迟,量少,色紫黯有块,伴有腹痛,胸脘胁肋闷胀,烦躁呃逆,舌质紫黯,脉弦涩。

分析:七情郁结,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气滞血瘀,脉络之水湿外溢,故经行或经前面浮肢肿,尤以下肢为主;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月经推迟,量少,色紫黯有块;气滞血瘀,故经行腹痛;肝气不舒,故胸脘胁肋闷胀,烦躁呃逆;舌质紫黯,脉弦涩亦为气滞血瘀之象。

基本治法:理气活血,化瘀利水。

方药运用:小调经散合泽兰叶汤(《妇人大全良方》)。

制没药、明琥珀各5g,桂心3g,赤芍、当归、泽兰叶、丹参各10g,制香附9g,益母草15g。

方中琥珀入血分,配合没药活血化瘀,宁心安神;桂心温阳行水;泽兰行血消水,疏肝解郁,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走血分,能治水肿、破瘀血、消癥瘕而为妇人要药;当归、赤芍、丹参养血活血;香附行气理气;益母草化瘀利水。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腹胀胸闷明显者,加青陈皮各5g,娑罗子、炒枳壳各9g;便溏神疲者,加炒白术、茯苓、六曲、党参各10g;烦躁失眠者,加合欢皮10g,炙远志6g,钩藤15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济生肾气丸每次各4.5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2)逍遥丸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3)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每次4~6g,每日2~3次,适用于肾阳虚之经行浮肿。

2.针灸

脾俞、肾俞、阴陵泉。适用于脾肾阳虚证,宜用补法,可灸。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多较好。若浮肿严重者,应结合内科检查,排除心、肝、肾功能不良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浮肿,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与调护】

1.经前适当控制水盐摄入量,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以防感寒湿滞。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1.历代文献将经行浮肿分为脾虚、肾虚、气滞三证。《校注妇人良方》又有气分、血分之异。夏师认为,本病脾虚肾虚证可合二为一。气滞虽与肝有关,但重点在血瘀。我们体会,对经行浮肿来讲,血分水肿更为重要。当然,不能排除脾肾阳虚的存在,临证当辨析之。

2.夏师曾治一例经行浮肿。该患者在内科诊治年余,始从脾虚论治,健脾利水未效,继从肾阳偏虚施治,进肾气丸、真武汤类方药,似乎有效,但亦不理想。偶因感冒,浮肿明显,转入风水治,用宣肺发汗法,得小效,再治则乏效。夏师细询病情,知源于产后,平时虽有浮肿但甚轻,每值经前明显加重,经行始消退,同时月经量逐渐减少,体形丰隆,浮肿日渐发展,舌质淡,边有紫点,脉细弦,有不畅之感。除浮肿外,经前尚有烦躁、乳胀等。病在血分,瘀阻而气不畅,痰湿蕴聚,病根仍在于肾。年届不惑,肝气不达,肾虚肝郁,经血瘀阻。治分两步:经前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用小调经散合泽兰叶汤;经后补肾调肝,用补肾调周法。初诊时适值经前2天,故以小调经散、泽兰叶汤加川牛膝、车前子,经行仍服原方。服药后尿量大增,经行亦畅,浮肿消失,乃近年来未有之快适。经后补肾调周。调治半年,基本稳定。

【小结】

1.经期或经行前后面目及四肢浮肿,称为经行浮肿,且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一般预后亦好。

2.经行浮肿分为脾虚、肾虚、气滞三证,治宜以健脾温肾、化气利水治其虚,理气活血、化瘀利水治其实。

3.经前适当控制水盐摄入量,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以防感寒湿滞,同时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五、经行眩晕

本病有虚实之分,经及时治疗,一般能获愈,预后良好。

【病因病机】

1.血虚

大病失血,素体血虚,或脾虚化源不足,营血不充,经行气血下注,其血更虚,不能上荣清窍,故致眩晕。

2.阴虚阳亢

素体肝肾不足,精亏血少,或房劳多产,肝肾阴血更虚,每届经前、经期阳气更旺,阴虚阳亢致发本病。

3.脾虚夹痰

脾虚生痰,阻遏清阳之气上升,经期气血下注,气虚益甚,痰湿内蕴,清阳之气不升,痰浊上扰清窍,故致本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1)临床表现经期或经行前后头晕目眩,或头晕沉重,头部昏浑如处雾中,常伴耳鸣恶心,并随月经周期发作。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2. 鉴别诊断

(1)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如外耳道、听力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与梅尼埃病相鉴别。

(2)通过心、脑、血管病等的检查,与高血压、低血压及颅脑疾病等相鉴别。

【辨证施治】

本病常见有血虚、阴虚阳亢、脾虚夹痰,治疗分别宜补养心脾,益气养荣;滋阴清热,息风潜阳;健脾升阳,除湿化痰。

1.血虚证

证候:经行或经后头晕目眩,经期错后,经行量少,色淡红,质稀,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析:大病失血,素体血虚,或脾虚化源不足,营血不充,经行气血下注,其血更虚,不能上荣清窍,故致经行或经后头目眩晕;营血不充,冲任失养,故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质稀;气血不足,无以上荣,故面色萎黄;心失所养,故心悸少寐;血虚气弱,故体倦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亦是血虚之象。

基本治法:补养心脾,益气养荣。

方药运用: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当归、白芍、黄芪、人参、白术、熟地、茯苓各10g,炙远志、陈皮、炙甘草、五味子各5g,枸杞子、夜交藤各12g。

方中以八珍汤补益气血;黄芪益气养荣;辅以五味子、炙远志补养心脾,宁心安神,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枸杞子、夜交藤补血养心安神;陈皮健脾理气,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诸药合用,有补益心脾、益气养荣的作用。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偏溏者,去当归、熟地,加六曲10g,砂仁 (后下)5g;恶心呕吐,纳食甚差者,去熟地,加炒谷麦芽各15g,焦山楂10g。

2.阴虚阳亢证

证候:经行头晕目眩,或头部昏痛,血压升高,经行量少或量多,色红质黏腻,烦躁易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分析:素体肝肾不足,精亏血少,或多产房劳,阴虚阳旺,故经行头晕目眩,或头部昏痛,血压升高;肝肾阴虚,阴虚生热,故经行量少或量多,色红质黏腻,口干咽燥;肾虚肝郁,气机不畅,故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为有热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清热,息风潜阳。

方药运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明天麻、山栀、黄芩、杜仲各9g,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牛膝、益母草各12g,夜交藤、茯神各15g。

方中明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均有平肝息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补益肝肾,是为佐药;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使药。全方共奏滋阴清热,息风潜阳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烦躁失眠甚者,加黄连3g,青龙齿(先煎)10g;腰膝酸软明显者,加熟地、山萸肉各10g;腹胀便溏者,去山栀、川牛膝,加炒白术、六曲各10g。

3.脾虚夹痰证

证候:经行前后头晕而沉重,或头部昏浑,如处迷雾之中,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腻,胸闷泛恶,神疲嗜睡,纳少便溏,苔白腻,脉濡滑。

分析:脾虚生痰,阻遏清阳之气上升,经期气血下注,气虚益甚,痰湿内蕴,清阳之气不升,痰浊上扰清窍,故经行前后头晕而沉重,或头部昏浑,如处迷雾之中;痰气交阻,浊阴不降,故胸闷泛恶,神疲嗜睡;湿浊下注,故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腻;脾虚不运,故纳少便溏;苔白腻,脉濡滑亦为脾虚夹痰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升阳,除湿化痰。

方药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味。

制半夏、明天麻、橘红各6g,白术、茯苓各10g,生姜3片,大枣6枚,炒荆芥6g,广藿香5g,蔓荆子10g。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化痰息风而止头晕,二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李杲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本方以此二味为君,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合,尤能治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荆芥疏肝祛风,蔓荆子祛风止痛,广藿香芳香化湿,姜、枣调和脾胃。诸药共奏健脾升阳,除湿化痰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痰郁化火,证见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者,加黄连3g,炒竹茹6g,钩藤15g,炒枳壳6g;大便溏泄,次数偏多者,加砂蔻仁(后下)各5g,六曲10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归脾丸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血虚证。

(2)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适用于阴虚阳亢证。

(3)半夏天麻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脾虚夹痰证。

2.针灸

百会、足三里、脾俞、肾俞。阴虚阳亢者配风池、太冲,脾虚挟痰者配内关、丰隆。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及时治疗一般能获愈,预后良好。

【预防与调护】

1.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经行眩晕实际上包括多种疾病。由贫血所引起的,前人称为血虚;经行高血压,前人称为阴虚阳亢;由神经性、脑血管水肿所致的,前人称为痰湿、虚风。

本病青壮年患者多见贫血与神经性经行眩晕,更年期多见阴虚阳旺之经行高血压。因此,对青壮年患者治疗重在滋阴养血,化痰息风,同时结合调理月经。月经过多的要控制出血,纠正贫血;月经过少的要降逆调经,务求经血下行,促使风、阳、痰、火下泄。当然,调经还必须从阴阳消长转化的根本方面着手。更年期高血压所致的经行眩晕,在经前经期宜着重息风潜阳,养血安神。天麻钩藤饮虽为主要的方药,临床上常需加入龙齿、龙骨、夜交藤、牡蛎等介类潜降之品,同时必须结合调理月经。月经过多的,加入炙龟板、女贞子、墨旱莲等固经之品;月经过少的,加入丹参、泽兰、茺蔚子、川牛膝等引血下行之品,使经行顺利,风阳痰浊下降,从而缓解眩晕。此外,更年期高血压所致的经行眩晕,除阴虚阳旺的一面外,尚有阳虚痰浊上逆的一面,临床上称为复杂证型。在治疗上宜用复法、复方施治,即滋阴息风、助阳利湿合用,方选二仙汤合天麻钩藤饮,药用仙灵脾、仙茅、巴戟天、炒黄柏、钩藤、天麻、杜仲、石决明、茯苓、益母草、茯神等。

【小结】

1.经行眩晕,一种是由贫血所引起的,前人称为血虚;一种是经行高血压,前人称为阴虚阳亢;一种是由神经性、脑血管水肿所致的,前人称为痰湿、虚风。本病经及时治疗,一般能获愈,预后良好。

2.本病治疗宜补养心脾,益气养荣;或滋阴清热,息风潜阳;或健脾升阳,除湿化痰。同时,还需配合调经治疗。调经必须从阴阳消长转化的根本方面着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本病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同时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六、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发热,经后其热自退者,称经行发热。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行发热有以下特点:

①呈周期性,常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发作,经后热自退。

②经行发热要与外感相鉴别。一般经前、经期发热偏于实,经后发热偏于虚,但要与具体症状共同分析,才能确定。

【病因病机】

本病总体上与阴阳气血失调有关,主要属内伤发热,临床上有郁火、瘀热、阴虚、气虚之分,但常以阴虚郁火的兼夹证型为多见。

1.郁火

平素情绪烦躁或精神抑郁,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经前阳气偏旺,化火更甚,郁火内蒸,以致发热。

2.瘀热

肾虚或阴血不足之体常有情怀不畅,气郁于内,一面化火,一面滞血生瘀,瘀阻气滞,值经前阳气偏旺时而发本病。

3.阴虚

素体阴虚,经行量多,阴血更虚,经前阳旺,经期体虚,虚火内炎,亦致本病。

4.气虚

脾胃素弱,气血不足,经行之后气虚更著,气虚下陷,清浊交混,营卫失和,故致本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发热每伴月经周期而出现,一般经前经期发热,经后自愈,亦有经将净时或经后初期发热者,数日即愈,有其规律性。

(2)妇科检查患者一般无异常改变。若有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病史,或宿有瘀血留滞胞宫胞脉者,局部可扪及包块,或压痛不适,或触痛明显。

2.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盆腔b超、腹腔镜等,排除外感发热、炎症性疾病、结核、风湿及结缔组织疾病等。

【辨证施治】

本病实证以郁火、瘀热为主,虚证以阴虚、气虚为主,治疗宜实者清之,虚者补之。

1.郁火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发热,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或有小腹胀痛,伴头昏头痛,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口渴寐差,尿黄便艰,舌质偏红,苔色黄腻,脉细弦带数。

分析:平素情绪烦躁,或精神抑郁,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经前阳气偏旺,郁火内蒸,以致经前或经期发热;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故月经先期,量多;肝郁气滞,故经量少,色紫红有小血块,或有小腹胀痛;肝火偏旺,上扰心神,故头昏头痛,胸闷烦躁;肝郁不舒,乳络失畅,故乳房胀痛;口渴寐差,尿黄便艰,舌质偏红,脉细弦带数均为肝郁化火之象。

基本治法:清肝解郁,理气调经。

方药运用: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丹皮、山栀、当归、赤芍各10g,柴胡6g,白术、茯苓、制香附、黄芩各10g,钩藤(后下)15g。

本方系逍遥散加味而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与芍药养血涵肝,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是主要的配伍;白术、茯苓健脾为辅,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丹皮泻血中伏火,山栀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兼利水道,二药皆入营血,治疗肝郁化火生热;香附理气调经;黄芩清热;钩藤疏肝。全方共奏清肝解郁,理气调经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夹有瘀血者,加失笑散(包煎)10g,益母草15g;兼有脾胃虚弱者,加陈皮6g,党参、六曲各10g。

2.瘀热证

证候:经前或经行发热,月经先后不一,经行量较少,色紫红有血块,小腹胀痛,头昏,胸闷烦躁,内热口渴,或有乳胀,小腹作胀等,舌偏红有紫点,脉细弦。

分析:肾虚或阴血不足之体常有情怀不畅,气郁于内,一面化火,一面滞血生瘀,瘀阻气滞,故于经前阳气偏旺时发热;肾虚肝郁,故月经先后不一;气滞血瘀,故经行量较少,色紫红有血块,小腹胀痛;郁而化火,上扰清空,故头昏;瘀热内阻,故胸闷烦躁,内热口渴,或有乳胀,小腹作胀等;舌偏红有紫点,脉细弦亦是瘀热之象。

基本治法:调气化瘀,清热通经。

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越鞠丸(《丹溪心法》)。

炒柴胡、桔梗各6g,牛膝、枳壳、当归、赤芍、生地、丹皮、泽兰、桃仁、红花各10g,制香附6g,山楂15g。

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香附行气解郁;丹皮清热泻瘀;山楂消滞化瘀。全方有调气化瘀,清热通经的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兼肝郁化火者,加炒山栀9g,川楝子10g;木横克土,致乳房胀痛,食欲不振者,宜疏肝健脾,合逍遥散。

3.阴虚证

证候:多见经后发热,月经先期,量多少不一,色红无血块,头昏腰酸,夜不能寐,心烦心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素体阴虚,经行量多,阴血更虚,经前阳旺,经期体虚,虚火内炎,故经后发热;阴虚血热,故月经先期,量多少不一,色红无血块;肾阴偏虚,故头昏腰酸;阴虚有热,虚火内炎,心失所养,故夜不能寐,心烦心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养血,清热降火。

方药运用:加味地骨皮饮(《医宗金鉴》)。

生地、当归、白芍各10g,川芎6g,丹皮、地骨皮各10g,胡黄连、软白薇各6g。

方中地骨皮、胡黄连、软白薇均有入阴退虚火之功,生地滋阴清热,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丹皮清热降火。全方有滋阴养血,清热降火的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经后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气阴不足者,加麦冬、北沙参各10g,五味子6g;兼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钩藤各10g;头晕耳鸣者,加枸杞子、石决明各10g。

4.气虚证

证候:多见经后发热,月经周期或有提前,行经量多,色淡红,无血块,头昏,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气短声低,动则汗多,舌质淡红,苔薄润,脉细或弱。

分析:脾胃素弱,气血不足,经行之后气虚更著,气虚下陷,清浊交混,营卫失和,故经后发热;气血不足,冲任失养,故月经周期或有提前,行经量多,色淡红,无血块;气血亏虚,无以上荣,故头昏;气血不足,无以濡养,故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故不思饮食;中气不足,故气短声低,动则汗多;舌质淡红,苔薄润,脉细或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基本治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方药运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黄芪、党参、白术各15g,炙甘草,炙升麻、炒柴胡各6g,陈皮5g,白芍、当归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

方用黄芪补气助阳,升阳举陷为主,伍以党参大补元气,两药相合,名为参芪,或有称参芪汤者,互为协同,补气之力较强。张景岳说:“阳虚而火不盛者,自当用参为君,阳虚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参为佐。”两药能升阳举陷,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炙甘草补中益气,善调脾胃不足,补三焦之元气。以上药均占重要地位。白术燥湿健脾,为补脾气第一要药,与参、芪配伍,大补后天之本,培气血生化之源。当归、白芍补血调肝,与参、芪配伍,补血而能守气,还能养脾之阴;陈皮理气健脾,李时珍云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于本方中使补气而无气滞之弊;升麻既可升提清阳,又可清热凉血解毒;柴胡和解退热,疏达肝气,二药与益气健脾药配伍,能鼓舞胃气,使清阳上升;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共奏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之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溏泄者,去当归,加炮姜5g,六曲10g;夹有肝经郁火者,加炒山栀9g,炒丹皮10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 清解颗粒每次9g,每日2~3次,适用于血热内盛证。

(2)丹栀逍遥丸每次4~6g,每日2~3次,适用于肝经郁火。

2.针灸

体针 膈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曲泽、照海,适用于肝肾阴虚证;血海、太溪、三阴间、行间,适用于瘀热壅阻证。

耳针肺、心、膈、子宫、卵巢、肾、内分泌,适用于各型发热。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防与调护】

1.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经行发热有周期性,少数患者可于月经中间期(排卵期)发热。夏师认为,本病总体上与阴阳气血失调有关。治疗经行发热的要旨包括:

1.主要从内伤发热论治。临床上虽有郁火、瘀热、阴虚、气虚之分,但常以阴虚郁火的兼夹证型多见。治疗上,一般经前、经期着重从郁火论治,治以丹栀逍遥散,兼外感者,应加入荆芥、防风、桑叶、菊花、银花之属;经净后应着重滋阴,可选用杞菊地黄汤或二甲(龟板、鳖甲)地黄汤等治之。对瘀热性发热,应注意有无感染。如系炎性发热者,当用红藤败酱散合银翘散治之。气虚发热颇为少见,《类证治裁》有“经后发热倦怠,两目如帛蔽不明,此脾肾精华不能上注于目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地黄丸加杞子”之说,实际上是气阴两虚之证。夏师对此常用补中益气汤加青蒿、鳖甲、炒丹皮、炒黄柏等,待经净之后转从脾肾论治以巩固之。

2.热入血室。也是经期发热的一种证型,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丹皮等治之,疗效较为满意。临证时只要见到寒热往来,几乎都可按热入血室论治,至于口苦欲呕、默默不欲饮食等症,不必悉具,亦不必追究有无外感史。如系感染性发热,可配合西药抗感染疗法以加速治愈过程。

【小结】

1.经行发热有周期性,少数患者于月经中间期(排卵期)发热,总体上与阴阳气血失调有关。本病要注意与外感发热相区别。一般经前、经期发热偏于实,经后发热偏于虚,但应参考症状具体分析。

2.本病实证以郁火、瘀热为主,虚证以阴虚、气虚为主,治疗宜实者清之,虚者补之。阴虚郁火的兼夹证型亦较多见,治疗上,一般经前、经期着重从郁火论治。

3.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七、经行泄泻

妇女行经期间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即止,称为经行泄泻。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行泄泻常与他症兼夹出现。由于本症突出,故专篇讨论之。

【病因病机】

有规律的经行泄泻病虽在气,但亦与血分有关。以下根据前人所述,从气分而论之。

1.脾虚

素体脾虚,经行之际脾气更弱。脾弱则不能运化水谷,水谷之气不能化为精微,反化为湿浊,随脾气下陷而为泄泻。

2.肾虚

平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脾虚及肾,阳气虚弱,经行之际阳气尤弱,命火愈衰,不能上温脾土而为泄泻。

3.肝郁

平素情怀不畅,经行之际肝气郁逆更甚,横克脾胃,因而泄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经行大便泄泻,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经后自愈。

(2)其他检查内分泌检查,雌二醇/孕酮比值异常。大便常规检查常无异常。

2.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检查,必要时甚至行肛门指诊、钡剂灌肠及内窥镜检查等,可与胃肠道炎症及肿瘤等相鉴别。

【辨证施治】

经行泄泻以脾虚、肾虚、肝郁证多见,治疗宜健脾益气,化湿调经,或补肾止泻,或疏肝理气,调经止泻。

1.脾虚证

证候:经行泄泻,泻下溏薄或稀水,月经后期,或量较多,色较淡,无血块,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四肢乏力,浮肿腹胀,头昏目眩,或胸闷烦躁,口腻痰多,舌淡,苔白腻,脉细弦。

分析:素体脾虚,经行之际脾气更弱,不能运化水谷,水谷之气不能化为精微,反化为湿浊,随脾气下陷,故经行泄泻,泻下溏薄或稀水;脾虚不足,运化无力,气血亦虚,冲任失养,故月经后期;气虚固摄乏力,故经量较多,色较淡,无血块;脾虚气弱,无以上荣,故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四肢乏力,头目昏眩;脾虚失运,故浮肿腹胀;脾虚生湿,湿聚为痰,故胸闷烦躁,口腻痰多;舌淡,苔白腻,脉细弦均为脾虚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调经。

方药运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党参、茯苓、炒白扁豆各15g,煨木香5g,苡仁15g,陈皮6g,桔梗6g,焦建曲10g。

方中党参、山药益气健脾为主,辅以茯苓、苡仁、炒白扁豆健脾渗湿,以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佐以木香、陈皮健脾理气,焦建曲健脾和中,更以桔梗为使,用以载药上行,宣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诸药合用,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两和脾胃,不热不寒,行中和之职,故诸症自除。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月经量少的,加香附、丹参、泽兰、山楂各10g,益母草15g;月经量多的,加砂壳(后下)5g,炮姜6g,陈棕炭10g等止血之品。

2.肾虚证

证候:月经期间或经后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腰酸腿软,下肢冰冷,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尺弱。

分析:平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脾虚及肾,阳气虚弱,经行之际阳气尤弱,命火愈衰,不能上温脾土,故月经期间或经后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肾虚腰府失养,故腰酸腿软;肾阳虚弱,失于温煦,膀胱气化不利,故下肢冰冷,小便清长;肾虚不能上荣,故头晕耳鸣;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尺弱均为肾虚之象。

基本治法:补肾止泻。

方药运用: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合四神丸(《证治准绳》)。

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各15g,巴戟天、补骨脂各9g,砂仁(后下)5g,肉豆蔻、炮黑姜各6g。

健固汤者,健与固也。健者,健脾也;固者,固肾也。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加茯苓、薏苡仁以利湿,巴戟天补肾以固任带,补骨脂补命门之火,肉豆蔻温脾肾而涩肠止泻,砂仁行气健脾,炮黑姜温土暖中。诸药合用,有补肾止泻的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月经过少的,去炮黑姜、肉豆蔻、补骨脂,加丹参、鸡血藤、益母草各15g等;经量过多的,加艾叶炭5g,鹿角胶、陈棕炭各10g。

3.肝郁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腹痛泄泻,伴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夜寐不安,头昏头痛,口渴,舌苔黄白微腻,脉细弦带数。

分析:平素情怀不畅,经行之际肝气郁逆更甚,横克脾胃,故经前或经期腹痛泄泻;肝郁不舒,故胸闷烦躁,乳房胀痛;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故夜寐不安,头昏头痛;热盛伤津,故口渴;舌苔黄白微腻,脉细弦带数为肝郁之象。

基本治法:疏肝理气,调经止泻。

方药运用:痛泻要方(《医方考》)合逍遥散。

炒防风6g,赤白芍各10g,陈皮6g,白术、茯苓、丹参各10g,制香附6g,山楂、六曲各10g,绿萼梅、玫瑰花各5g。

痛泻要方所治之腹泻是由土虚木乘,肝脾升降失常而致。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再以丹参、赤芍养血补肝,绿萼梅、玫瑰花疏肝解郁,香附行气解郁,六曲消食和中,山楂行气活血。诸药合用,有疏肝理气、调经止泻的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月经量少,加泽兰、苏梗、炒当归各10g,益母草15g,川芎9g,广郁金10g等。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肉蔻四神丸每次9g,每日2~3次,适用于脾肾两虚证。

(2)四苓散每次9g,每日1~2次,适用于脾虚证。

(3)附子理中丸每次4~6g,每日2~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泄泻者。

2.针灸

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上巨虚,适用于脾虚证。

肾俞、命门、气海、三阴交,适用于肾虚证。

【转归及预后】

本病如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较好,如果泄泻经久不愈,则需行肛门指诊、钡剂灌肠及内窥镜检查等,与胃肠道炎症及肿瘤等相鉴别。

【预防与调护】

1.饮食宜清淡,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之类,以防食滞更伤脾阳。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泄泻与脾胃有关,而经行与冲任子宫的气血活动分不开。汪石山称:“经水将行,气血先于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之所以出现周期性的泄泻,与肾阴阳消长转化失常有关。肾阳不足,不能温运脾阳,气血下泄则泄泻作矣。经前经期气血偏旺,肝气偏甚,横克脾土,可见泄泻。本病虽以脾虚为主,但临床上脾肾俱虚者更多,夹肝郁者亦不在少数。病在气分,与血分有关,乃本病之特点。

本病需在发作前3~5天开始服药方能奏效。经前经期以健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月经量少者,务必加入泽兰叶、山楂、益母草、川芎之类调经药;经净之后重在调补脾肾,按月经周期进行调治。

【小结】

1.妇女行经期间大便泄泻,经行即作,经净即止,称为经行泄泻。经行泄泻常与其他症状兼夹出现。

2.泄泻与脾胃有关,而经行与冲任子宫的气血活动分不开。所以,周期性泄泻与肾之阴阳消长转化失常有关。

3.经行泄泻,治疗宜健脾益气,化湿调经,或补肾止泻,或疏肝理气,调经止泻。

4.饮食宜清淡,经期应慎食生冷瓜果之类,以防食滞更伤脾阳。

八、经行口糜

经期或经行前后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发作,多年反复难愈,称为经行口糜。

就临床资料分析,经行口糜有以下特点:

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发作。

②常多年难愈。

【病因病机】

本病发于口舌,总因于热。有阴虚火旺,心火内炽者,有胃热熏蒸而致者,亦有阳虚气火上浮之假热者。

1.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或欲念志火内动,虚火上炎,热乘于心,心火升发,遂致口舌糜烂。

2.胃热熏蒸

素食辛辣香燥或膏粱厚味,肠胃蕴热,经行重阳转阴,冲脉气盛,夹胃热上冲,以致口糜。

3.脾肾阳虚

素体脾肾阳虚,或房事过频,或多次流产,或过食生冷,以致肾元耗损,虚阳上浮,或心情不畅,夹心肝郁火而致口糜。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经行舌烂口糜,每月如期发作,经净自愈,缠绵难愈。

(2)妇科检查盆腔器官无异常。

(3)其他检查 应注意皮肤、眼、生殖器官及神经系统体征,对口糜较重者,应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行病变局部渗出物的涂片培养及皮肤过敏试验等。

2.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必要时可行肛门指诊、钡剂灌肠及内窥镜检查等,与营养缺乏性口舌病变(如核黄素缺乏症)及白塞病等相鉴别。

【辨证施治】

经行口糜多属于热,治宜清热为主。虚者养阴清热,实者清热泻火,但脾肾阳虚者当施以引火归元法。

1.阴虚火旺证

证候:经期口舌糜烂,唇燥咽干,五心烦热,夜寐甚差,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分析:素体阴虚,或欲念志火内动,虚火上炎,热乘于心,心火升发,遂致经期口舌糜烂;阴虚火旺,伤精耗液,故唇燥咽干,尿少色黄;热扰心神,故五心烦热,夜寐甚差;舌红苔少,脉细数也是阴虚火旺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方药运用: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炙知母6g,炒黄柏9g,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黄连3g,莲子心3g。

本方系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方中知母、黄柏滋肾阴,清相火,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肉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三者共成三阴并补之功,亦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此外,泽泻配熟地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萸肉以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脾湿,复以黄连、莲子心宁心安神。诸药合用,有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口干舌燥明显者,加麦冬6g,玄参10g;大便偏软者,去知母,加炒白术10g,炒扁豆10g。

2.胃热熏蒸证

证候:经行口舌生疮,口臭,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

分析:素食辛辣香燥或膏粱厚味,肠胃蕴热,经行重阳转阴,冲脉气盛,夹胃热上冲,故致口糜;胃热熏蒸,故口臭,口干喜饮;肠胃蕴热,热移肠腑,故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为肠胃蕴热之象。

基本治法: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方药运用: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大黄(后下)5g,甘草10g,山栀10g,薄荷叶5g,黄芩9g,连翘10g,竹叶10g,黄连3g。

方中连翘清热解毒为主;黄芩、黄连清心胸郁热;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叶、竹叶外疏内清;大黄荡涤肠胃邪热,导热下行;甘草既能缓和大黄峻泻,又可助大黄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清热泻火,荡涤胃热之功。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经行不畅者,加丹参10g,凌霄花6g,泽兰叶10g,桃仁10g;腹胀脘痞者,加枳实、枳壳各10g,广木香5g;小便甚少者,加车前子(包煎)10g,泽泻10g,碧玉散(包煎)10g。

3.脾肾阳虚证

证候:经行口舌糜烂,患处色晦暗,气少乏力,胸闷烦躁,形寒便溏,舌质淡红,苔黄白腻,脉沉细。

分析:素体脾肾阳虚,或房事过频,或多次流产,或过食生冷,以致肾元耗损,虚阳上浮,或心情不畅,心肝郁火,故经行口舌糜烂,患处色晦暗;肾虚不足,故气少乏力;脾肾阳虚,失于温煦,运化失职,故形寒便溏;肾虚肝郁,心火上扰,故胸闷烦躁;舌质淡红,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象。

基本治法:扶脾益气,温阳导火。

方药运用: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党参10g,炒当归10g,白术10g,仙灵脾10g,茯苓12g,白芍12g,广木香5g,肉桂(后下)5g,炙甘草5g,炙黄芪10g,山楂、炒丹皮各10g。

本方系八珍汤加黄芪、肉桂而成。方中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滋养心肝;黄芪、肉桂温补气血;仙灵脾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木香理气健脾;山楂活血行气;丹皮清热泻火,防上药温补太过。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腹冷便溏者,加干姜5g,吴茱萸3g;浮肿者,加车前草(包煎)10g,并重用党参、白术;寒甚者,加制附片6g;月经少者,加红花9g,泽兰10g,丹参10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阴虚火旺证。

(2)黄连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胃热熏蒸证。

(3)石膏散取药粉少许敷患处,适用于胃热熏蒸证。

2.针灸

(1)体针廉泉、少府、合谷、三阴交。阴虚火旺加照海,胃热炽盛加内庭,宜用泻法。

(2)三棱针 金津、玉液、少冲、阿是穴,三棱针点刺,每穴出血2~3滴为宜。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适当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口疮长期不愈,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预防与调护】

注意身心健康。经前劳逸结合,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多饮水,多吃水果。

【临证经验】

经行口糜多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肾阴虚也;标实者,胃热熏蒸也。本病实际上是阴虚火旺与胃热熏蒸并见。所以然者,在于肾阴虚于下,经前经期冲任气盛化火,上犯乎胃,胃本有热,气火加之,故每至经前经期出现胃热熏蒸的证候,或可见冲肝气火偏旺的症状。

本病治疗上宜分两步。经前经期清泄胃热为主,佐以调肝平冲以治标,可选用玉烛散,即四物汤合调胃承气汤或凉膈散。胃热熏蒸常夹有湿浊,因此需合利湿浊、调气机等法,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调肝平冲之品,药用滑石(包煎)、绵茵陈、黄芩、泽泻、干地黄各10g,石菖蒲、木通、广藿香、连翘各5g,白蔻仁6g,川贝母、黄连各3g,五灵脂、碧玉散、山楂各9g。经后期滋养肾阴为主,佐以涵冲柔肝,可选用归芍地黄丸或汤剂。心火偏旺,即以舌尖糜烂为主者,在治疗上应以清心火为重点,用知柏地黄汤合导赤散,再加入1~2味调经药,如丹参、泽兰等。经净后常服六味地黄汤或丸剂,以杜绝火源。脾肾阳虚者临床上颇少见。

在本病论治中,还要注意月经的变化。月经量少,排泄不畅,应加入丹参、泽兰、益母草等;月经量多,子宫泻而不藏,应加入陈棕炭、阿胶珠、茜草炭等固经止血之品。此外,滋阴降火重在滋阴,长服应选用甘寒、咸寒之品,苦寒药物不宜久用,以防苦燥伤精以及苦寒凝滞血脉,影响月经的正常排泄。当然,阴虚火旺早期,或心肝火旺,或湿热实火,又不得不用苦寒之品。湿热实火,或心肝郁火,在大队清火药中,可佐少量发表药,乃“火郁发之”之意,每能增加疗效,特别是火旺导致阴道出血者,疗效尤佳。常用的发表药有荆芥、桑叶、薄荷、防风等。江苏省中医院已故黄鹤秋老中医治疗阴虚心肝郁火所致的头痛、口糜、月经过多时,常投自制藁芷逍遥散,用炒山栀、丹皮、黄芩、黄柏、钩藤、白芷、藁本、白芍等,效果较好,可供参考。

【小结】

1.经行口糜指经期或经行前后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发作,往往多年难愈。

2.经行口糜多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肾阴虚也;标实者,胃热熏蒸也。临床上常阴虚火旺与胃热熏蒸并见。

3.治疗上,经前经期清泄胃热为主,佐以调肝平冲以治标;经后期滋养肾阴为主,佐以涵冲柔肝以治本,可用归芍地黄丸或汤剂常服,巩固疗效。

4.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身心健康。经前应劳逸结合,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多饮水,多吃水果。

九、经前期漏红

本病的特征是经前期反复出血,有周期性,少则2~3天,多则7~10天,甚则整个经前黄体期均有出血现象,很难与行经期相区别。本病与经漏、经期延长相似,故散见于这些疾病的记述中,但实则与上述疾病不同,在临床上亦常见,故专篇论述。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在于肾之阳气不足,脾气虚弱,心肝郁火为患,以致子宫失藏,冲任失固。正如《景岳全书·妇人归》所说:“若脉证无货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傅青主女科·种子门》中说:“肝气郁则心肾之脉必致郁之极而莫解。盖子母相依,郁必不喜,喜必不郁也……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脾土之气塞,则腰脐之气必不利……则带脉之气亦塞矣。”

1.脾肾不足,或禀赋不足,先天肾气虚弱,后天脾胃不足,统摄失职,以致子宫固藏欠实,经前期漏红,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2.情怀不畅,愤怒急躁,以致心肝气郁化火,下扰子宫,以致子宫固藏失实,藏中有泻,故经前下血。

【诊断】

1.诊断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基础体温高温相时出血。

2.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全身检查、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同时需排除宫颈宫腔息肉及宫颈肌瘤、炎症等病变,并与经间期出血、经漏等相鉴别。

【辨证施治】

本病除了症状辨证外,观察bbt高温相的变化十分重要。凡是高温相欠稳定、偏低、偏短、缓慢下降等,均有助于脾肾阳虚的辨证。此外,兼证的辨别也很重要。治疗上主要宜健脾补肾,结合清心调肝。除少数患者必须单纯温补外,大部分患者均需温清并施。服药时要注意掌握时间,经行即停服,以免影响正常经血的排泄。

1.脾肾阳虚证

证候:经前3~5天甚则7天阴道有少量出血,色淡红,无血块,腰酸,纳欠神疲,大便偏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基础体温高温相欠稳定,偏短,或呈缓慢下降,或偏低。

分析:患者禀赋不足,先天肾气虚弱,后天脾胃又弱,统摄失职,以致子宫固藏欠实,故经前3~5天甚则7天阴道有少量出血,色淡红,无血块,基础体温高温相欠稳定,偏短,或呈缓慢下降,或偏低;肾虚腰府失养,故腰酸;脾虚,故大便偏溏,纳谷欠香,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亦为脾肾不足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益肾,温阳补气。

方药运用:温土毓麟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白术15g,党参15g,茯苓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5g,鹿角霜10g,白芍10g,怀山药10g,巴戟天9g。

方中巴戟天、菟丝子温命门之火,为主药,命门火旺,以火暖土,有助于脾阳之运;白术、党参健脾益肾,佐山药脾肾同补;川断、鹿角霜加强温补肾阳之功;茯苓健脾渗湿;白芍养血柔肝。全方有健脾益肾,温阳补气的功效。

服法:经间期经前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肝郁火,证见胸闷烦躁、乳房乳头胀痛、口渴寐差等,加钩藤(后下)15g,炒丹皮10g,黑山栀9g,黛灯心1米;肝经湿热,证见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腻,胸闷烦躁,口苦口黏,舌质偏红,苔黄白根腻,去怀山药,加碧玉散(包煎) 10g,败酱草15g,薏苡仁15g,小蓟10g。

2.心肝郁火证

证候:经前期漏红,量少色红,头昏头晕,胸闷烦躁,口苦口渴,乳房胀痛,夜寐甚差,大便偏软,小便偏黄,舌质偏红,苔黄,脉弦细。基础体温高温相偏高。

分析:患者或肾虚血少,或脾肾不足,情怀不畅,愤怒急躁,肾虚肝郁,心肝气郁化火,下扰子宫,子宫固藏失实,藏中有泻,泻之较甚,故经前期漏红,量少色红,基础体温高温相偏高;肾虚血少,无以上荣,故头昏头晕;肝郁化火,气机不畅,故胸闷烦躁,乳房胀痛;肝热胆泄,故口苦口渴;心肝气郁,化火扰心,故夜寐甚差;脾虚失运,故大便偏软;心肝郁火,下移膀胱,故小便偏黄;舌质偏红,苔黄,脉弦细为心肝郁火之象。

基本治法:清肝解郁,宁心安神。

方药运用: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黑山栀10g,炒丹皮10g,莲子心3g,黑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炒柴胡5g,钩藤(后下)15g,黛灯心1米。

本方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组成。方中丹皮清热凉血,黑山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又有凉血的作用,两药清肝泻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莲子心、钩藤清心疏肝;黛灯心清心除烦。诸药合用,有清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功。

服法:经间期经前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失眠重者,加炒枣仁6g,青龙齿(先煎) 10g;大便偏软者,去黑山栀,加炒白术10g,砂仁(后下) 5g,怀山药10g。

3.肝经湿热证

证候:经前期漏红,量少色红,质黏腻,胸闷烦躁,口苦口腻,少腹隐隐作痛,纳食欠佳,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白根腻,脉细弦数。

分析:脾肾不足,不能助阳行气,内湿自生,湿性下流,夹有郁火,故致肝经湿热,湿热下扰子宫,子宫固藏失职,故经前期漏红,量少色红,质黏腻,少腹隐隐作痛;湿热内阻,运化无力,故纳食欠佳;肝经郁火内扰,故胸闷烦躁;湿热内阻,肝胆失疏,故口苦口腻,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白根腻,脉细弦数是肝经湿热之象。

基本治法:益肾养血,清肝利湿。

方药运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黑当归10g,白芍10g,怀山药10g,炒丹皮10g,茯苓10g,生地10g,黄柏10g,薏苡仁15g,小蓟10g,黑豆10g,碧玉散(包煎) 10g,柴胡5g。

方中黑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山药益肾健脾,生地养血清热,丹皮清热凉血,茯苓健脾渗湿,薏苡仁健脾利水渗湿,黄柏清利湿热,小蓟凉血止血,黑豆、碧玉散利水通淋。诸药合用,有益肾养血、清肝利湿的功效。

服法:经间期经前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脾胃虚弱者,去生地,加炒白术10g,砂仁(后下) 5g,党参10g,陈皮6g;少腹疼痛明显者,加红藤15g,败酱草15g,五灵脂10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 归脾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用于脾气虚证。

(2)固经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用于阳盛血热证。

(3)定坤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每服1丸,每日2次,适用于气弱肾虚之经前漏红。

2.针灸

(1)体针 关元、血海、气海,毫针刺,用泻法。

(1)耳针 内分泌、子宫、肾、肝、脾,每次选穴2~4个。

【转归及预后】

经前期漏红常由黄体功能不健引起,经过适当调治,多能痊愈。本病有时颇为复杂和难治,对反复不愈者,要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发现宫颈、宫腔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等,需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与调护】

1.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经前期漏红临床上较为常见,在病人主诉中,常与经期延长相混淆,因此必须细心审察和鉴别。夏师认为,治疗本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测量bbt,观察高温相的变化,如高温相时漏红,就属于经前期漏红,因为月经来潮时bbt高温相必定下降至低温相水平。二是按行经期初中末的时数律加以分析和判断。一般来说,行经初期为一天甚或两天者,可迅速进入行经中期,即行经期的高峰时期,经量多或较多。经前期漏红一般在经前3天,甚则6~7天,最长的自排卵期后就开始少量出血,淋漓不净,故凡主诉经期延长或经漏的患者,均需仔细地分析其出血的多少与时间的关系,再结合bbt高温相的观察,及早确诊。经前期漏红大多伴有高温相的失常,主要有偏短、偏低以及下降缓慢三种形式,均属于阳虚的病变。因此,要从补肾助阳论治。

本病有时颇为复杂和难治,常在肾阳偏虚之中兼夹心肝郁火或湿浊,甚则兼夹血瘀,而且在治疗上常互相矛盾,治此碍彼,不易照顾和处理,所以治疗的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如有一朱姓患者,患经前期漏红已2~3年,每次经前期漏红少则7天,多则半月,从bbt上升开始即出现少量出血,量少色红,或如咖啡色,无血块,伴腰酸头昏,胸闷烦躁,纳欠神疲,有时腹胀矢气,大便偏溏,脉细濡带数,舌质淡红,苔黄白腻,根部厚。bbt高温相欠稳定,或上升缓慢,或下降缓慢。夏师采用养血补肾助阳,疏肝理气解郁的方法,以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处方:黑当归、赤白芍、怀山药、炒丹皮、茯苓各10g,山萸肉6g,川续断、菟丝子、紫石英(先煎)各10g,制苍白术各9g,制香附、五灵脂、省头草各10g,大小蓟各12g。药后出血似有减少,但大便偏稀,不得不改用健脾补肾、清肝解郁的方法,用健固汤合越鞠丸加减,处方:党参、炒苍白术、怀山药、炒丹皮、茯苓、川断、紫石英(先煎)各10g,广藿香、佩兰各6g,炒荆芥6g,五灵脂9g。药服5剂后月经来潮,经量稍多,色红有小血块,7天净,净后仍有少量咖啡色液体,持续3~5天始净,净后有少量锦丝状带下,转从经间排卵期论治,以补肾促排卵汤加减。药后bbt呈高温相提示进入经前期,又见少量漏红,bbt上升缓慢,舌苔黄白厚腻,腹胀矢气,大便偏溏,胸闷心烦,属脾肾不足,心肝郁火,湿浊内阻,并夹有血瘀,故治之半年不巩固,不得不进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病检示炎性病变,分泌反应较差,除行手术摘除息肉外,予以清利化瘀等法,病情始有好转。因此,本病夹有血瘀者务必注意宫颈、宫腔息肉以及黏膜下肌瘤的器质性病变;兼夹湿热者务必注意子宫内膜的炎性疾患;兼夹郁火者,务必要注意到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结合心理疏导。在治疗上,要抓住助阳益气的根本,夏师常用益气温肾汤,即党参、炒白术、茯苓、怀山药、川断、菟丝子、鹿角胶或鹿角霜、紫河车、五灵脂、煨木香、砂仁、钩藤等,或配服人参鹿茸丸。

验案举例

杨某,女,43岁,南京人,已婚,2005年11月30日初诊。

主诉:经前漏红1年。近1年来经前10天即见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无血块,小腹不痛,腰略酸。月经初潮14岁,周期28天,3~5天净,量中等,夹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2005年11月17日(经前少量漏红9天),量中等。经间期拉丝状带下偏少。刻诊:经周14天,白带少,双乳不胀,纳谷尚可,二便自调,舌红,苔薄,脉细弦。生育史:1-0-2-1,上环13年。诊断:经前漏红。病机:肾阴偏虚,阳亦不足,心肝火旺。治法:按益肾调周法治疗,滋阴养血,疏肝调经。处方:炒黑当归10g,赤白芍各10g,山药10g,山萸肉9g,熟地10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杜仲10g,五灵脂10g,炒荆芥10g,菟丝子10g。服药7剂,并嘱患者测bbt。2005年12月8日二诊:患者bbt上升4天,小腹不痛,腰略酸,双乳胀痛,心烦寐差,纳谷尚可,大便偏溏,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治从经前期,健脾补肾,清肝解郁,方用健固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党参12g,炒苍白术各10g,怀山药10g,炒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紫石英(先煎)10g,菟丝子10g,鹿角霜10g,炒荆芥6g,五灵脂9g,煨木香9g,黑山栀10g,钩藤(后下)12g。2005年12月15日三诊:末次月经2005年12月15日(此次经前漏红改善,持续4天),量少,色暗红,小腹不痛,腰酸隐隐,纳谷尚可,二便自调,舌红苔薄,脉细弦。从经期治疗,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加减,处方:制苍术10g,制香附10g,丹皮10g,山楂10g,泽兰10g,丹参10g,赤芍10g,延胡索10g,川断10g,怀牛膝10g,陈艾叶6g,广陈皮6g。服药5剂后转从二至地黄汤合越鞠二陈汤加减,处方: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桑寄生10g,炒五灵脂10g,广陈皮6g,广郁金10g,制苍术10g,六一散(包煎)10g。如此按调周法治疗3个月,患者痊愈。

按语:经前期漏红,西医称为黄体期出血,常由黄体功能不全所致。患者月经前阴道少量出血,反复发作1年,故属经前期漏红。夏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经前期阳气不足,子宫失藏,冲任失固,故见阴道少量出血。阳气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常兼夹心肝郁火或湿浊、血瘀,病情错综复杂。患者年过40,阴气自半,肾阴不足,阴虚日久,阳气亦虚,加之平素心情不舒,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在经前期阳长至重的情况下,心肝郁火更旺,热扰胞宫,冲任不固,故经前期漏红约1年。夏师治疗本病,不是单纯的见血止血,而是按补肾调周的方法,恢复患者肾的阴阳平衡,故经后期滋阴养血,清肝解郁,以求阴长充分,转阳顺利。本病的治疗重点在于经前期,即阳长之后,阳气充足则胞宫得固,漏红即止。所以,经前要补肾助阳,益气固宫,但又必须与疏肝宁心相结合,临床常用的方剂是健固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党参、炒苍白术、怀山药、炒丹皮、茯苓、川断、紫石英、菟丝子、鹿角霜、炒荆芥、五灵脂、钩藤等。同时,注意结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故治疗3个月即收到良效。

【小结】

2.本病观察bbt高温相的变化十分重要。凡是高温相欠稳定、偏低、偏短、缓慢下降等,均有助于脾肾阳虚的辨证。此外,兼证、合并症的辨别也很重要。

3.本病在治疗上主要是健脾补肾,结合清心调肝,不能单纯地见血止血,而是要按补肾调周的方法,恢复患者的阴阳平衡。经后期宜滋阴养血,清肝解郁,以求阴长充分,转阳顺利。治疗的重点在于经前期,即阳长之后,阳气充足则胞宫得固,漏红即止。除少数患者必须单纯温补外,大部分患者均需温清并施。同时,要注意掌握服药的时间,经行即停服,以免影响正常经血的排泄。

4.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十、经行吐衄

在月经来潮前后或正值经期发生衄血、吐血,称为经行吐衄。

本病与月经周期有关,常伴月经量少,甚或月经不行。因其类乎月经倒行逆上,所以有倒经或逆经之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经写道:“有行经只衄血、吐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谓逆行。”由于吐衄代替了月经的来潮,故又有代偿性月经之称。

就临床资料分析,本病有如下特点:

①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常失调,甚则闭经。

②临床上以鼻衄最为常见,有的出现吐血,与鼻部出血回流至口咽部有关。

【病因病机】

经行吐衄的原因是血热气逆。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的升降运行皆从乎气。气热则血热妄行,气逆则血逆而上溢。月经来潮时或经行前冲气较盛,血海满盈,血热气逆,必然迫血上行而为吐衄。之所以形成血热气逆,动乎冲任,与肾阴阳的失衡有关。

1.肝经郁火

抑郁恚怒或学习工作紧张,肝气怫逆,相火内盛,火升气逆,以致口鼻吐衄。肝藏血而司血海,冲脉为血海,隶属于肝经,经行之时冲气旺盛,气升血升,随肝气上逆上溢而为吐衄。肝气之怫逆,冲气之升逆,多是由肾精不足、阴虚火旺使然。

2.阴虚肺燥

形体瘦弱,阴血亏虚,复因忧愁思虑,积念在心,以致心阴不足,心火偏亢。阴虚火不旺者,心肾尚能相交,水火有既济之象;阴虚心火旺者则不能下济于肾,反上迫于肺,灼肺伤络,故出现衄血,延之日久易成痨瘵。

3.瘀阻气逆

肾虚肝郁之体,冲任失于通畅,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滞,血滞子宫,积久成瘀,瘀阻气机不畅。经前经期冲脉气盛,气机升逆,经血随冲脉之气上逆,遂成经行吐衄。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衄血、吐血,经后自止。多伴经量减少,甚至无月经。

(2)妇科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

2.鉴别诊断

本病应详细检查鼻咽部及气管、支气管、肺、胃等黏膜,必要时可行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及炎性出血,或通过胸部x线及纤维内窥镜检查排除鼻咽部、气管、支气管、肺、胃等器质性病变。

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检查,本病可与鼻咽部的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维生素c、维生素k的缺乏和血液病等引起的出血相鉴别。

【辨证施治】

经血倒行,必须引血下行,治疗当遵热者清之、逆者顺之、激者平之、瘀者去之的原则。待经行之后,需培补本元,帮助发育,杜绝热、逆、瘀的产生,才能巩固疗效。

1.肝经郁火证

证候:经前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红或有血块,头昏耳鸣,胸闷烦躁,两胁胀痛,口干而苦,或月经周期超前,量少,甚至停经,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

分析:抑郁恚怒,或学习工作紧张,肝气怫逆,相火内盛,火升气逆,以致经前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红或有血块;肝藏血而司血海,冲脉为血海,隶属于肝经,经行之时,冲气旺盛,气升血升,随肝气上逆而为吐衄;肝气之怫逆,冲气之升逆,是由肾精不足,阴虚火旺而致,故头昏耳鸣,胸闷烦躁,两胁胀痛,口干而苦;肝火偏旺,冲任失调,故月经周期超前,量少,甚至停经;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为肝经郁火之象。

基本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运用:清经四物汤(《古今医鉴》)加减。

当归、白芍、生地、丹皮各10g,黄连3g,黄芩、黄柏、炙知母各6g,阿胶、艾叶、制香附各9g,甘草6g,牛膝10g。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疏肝;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反佐之艾叶养血止血;牛膝功擅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丹皮泻血中伏火;黄连、黄芩、黄柏分别清三焦之火;知母清热泻火;香附疏肝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清肝泻火、降逆止血的功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鼻衄偏多者,加黑山栀9g,茅针花、荆芥炭各6g;经行小腹作痛,有血块者,加五灵脂、茺蔚子各10g,丹参、泽兰叶各9g;腰酸头晕明显者,加熟地、川续断各10g。

2.阴虚肺燥证

证候:经期或经后衄血吐血,量多或少,色鲜红,无血块,头昏耳鸣,潮热咳嗽,手足心烦热,唇红口干,舌质红绛,苔剥,脉细数。

分析:形体瘦弱,阴血亏虚,复因忧愁思虑,积念在心,以致心阴不足,心火偏亢,不能下济于肾,反上迫于肺,灼伤肺络,故经期或经后衄血吐血,量多或少,色鲜红,无血块,延之日久,易成痨瘵;阴虚则头昏耳鸣;肺燥,故潮热咳嗽;阴虚火旺,故手足心烦热,唇红口干;舌质红绛,苔剥,脉细数是阴虚有热之象。

基本治法:养阴润肺,清热止血。

方药运用:活血润燥生津汤(《医方集解》)加减。

当归、白芍、生地各10g,天冬、麦冬各6g,天花粉、桃仁、红花各9g,莲子心3g。

方中当归、白芍活血养血;生地养肾阴;天冬、麦冬养肺阴;天花粉清泻肺热,并润肺燥;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莲子心养心益肾,交通心肾。全方有养阴润肺,清热止血的作用。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衄血偏多者,加茅针花、仙鹤草各10g;腰酸头晕者,加玄参10g,炙龟板(先煎)15g;咳嗽较剧者,加青蛤壳10g,杏仁10g,南北沙参各15g。

3.瘀阻气逆证

证候:经期衄血,或多或少,月经后期居多,行经量少,色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或经血不行,胸闷烦躁,舌边有紫点,脉细弦。

分析:肾虚肝郁之体,冲任失于通畅,肝郁气滞,气滞血滞,血滞子宫,积久成瘀,瘀阻气机,经前经期冲脉气盛,经血随冲脉之气上逆,致成经行吐衄,或多或少;瘀阻气滞,故行经量少,色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或经血不行;肝郁气滞,故胸闷烦躁;舌边有紫点,脉细弦亦为肝郁气滞所致。

基本治法:逐血通瘀,顺气降逆。

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熟地、川牛膝各9g,枳壳6g,制香附10g,益母草15g。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益母草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香附疏肝理气,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熟地滋阴养血,配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诸药合用,不仅行血分瘀滞,而且能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瘀去血行,则诸证可愈。

服法: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小腹冷痛者,加肉桂(后下)3g,艾叶9g;头痛衄血偏多者,加钩藤(后下)15g,丹皮、茅针花各9g,亦可于上方中加入大黄、旋覆花、童便等潜降通泄之品以促经行。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丹栀逍遥丸 每次4~6g,每日3次,适用于肝经郁火者。

2.针灸

(1)体针 上星、迎香、太溪、三阴交、列缺,适用于肺肾阴虚证;上星、迎香、风池、太冲,适用于肝经郁火证。

(2)耳针 神门、肾、子宫、卵巢、脑,适用于各种经行吐衄。

【转归及预后】

经行吐衄相当于西医学的代偿性月经。西医学认为,鼻黏膜和胃黏膜对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较为敏感,雌激素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脆性增加,因而易破裂出血。对子宫内膜异位所致的周期性鼻出血,可用性激素治疗,使异位之内膜样组织萎缩而达到止血。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局部组织。

【预防与调护】

1.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2.注意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临证经验】

经行吐衄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夏师在临证中提出如下几点要旨。

1.清肝降逆

这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本病虽有阴虚肺燥、瘀阻气逆等多种证型,但最常见的还是肝郁化火型,夏师常用的倒经汤是根据《丁甘仁医案》中治疗经行吐衄的处方化裁而来,重在通达月经,清降气火,稍佐轻清止血。药用丹参、牛膝、泽兰、茺蔚子、炒丹皮、制香附、茅针花、荆芥炭、炒山栀、竹茹等。若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既有清热泄下降火之作用,又可入血行瘀,导血下行,是火热偏甚经行吐衄的要药。若伴有胸闷气短,可加醋炒柴胡。由于本方性偏凉,故适合经前阳长至重阶段服用,经后阴长至重阶段不宜使用。

2.补肾降逆

经行吐衄主因在于肝郁化火,根本原因还在于肾虚。肾阴虚,子宫冲任失于涵养,冲脉之气上逆化火所致者,以《傅青主女科》顺经汤化裁,制成补肾降逆汤,标本合治,用于阴虚肺燥,肝郁化火,瘀阻气逆,经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经后期治本,尤应选本方以助阴长至重,药用熟地、白芍、当归身、山药、女贞子、丹皮、茯苓、紫河车、怀牛膝、茜草、牡蛎等。如在经后期服用,尚需加入川断续、菟丝子等补阳纳气之品,或从补肾调周法调治之。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治

由瘀血内滞所致者,可出现严重的经行吐衄,顽固难治,鼻腔黏膜病理检查发现,部分属于子宫内膜异位于鼻腔。此时必须首先清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然后根据肝旺、阴虚、阳虚等不同证型选用倒经汤、补肾降逆汤、血府逐瘀汤等,并加入血竭、鳖甲、石打穿等消瘀化结之品。除此之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与中医的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有关。经后期阴长,内膜样血瘀亦长,经前期阳长,膜样血瘀逐渐融化,因此,维持经前期阳长对消除子宫内膜异位性血瘀十分重要。临床常用补肾助阳的经前期方药来维持或延长经前期的阳长,药选毓麟珠合血竭、五灵脂、石打穿等。由于经前期的阳长易激动肝经之火,出现气火偏旺的证候,故需加入钩藤、山栀、炒丹皮、白蒺藜等清肝降逆之品,以防火热迫血妄行。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则需运用阴中求阳的方法来照顾经前期特点,防止不良反应,方选归芍地黄汤加助阳之品,如鹿角胶、仙灵脾等;肝郁化火的,再加入丹栀逍遥散,以防火热迫血妄行。对素体阴虚或一贯阴虚火旺的体质,只能在补阴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补阳药以照顾经前期特点,从而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

【小结】

1.月经来潮前后或正值经期发生衄血、吐血,称为经行吐衄。本病与月经周期有关,常伴月经量少,甚或月经不行,类乎月经倒行逆上,所以有倒经或逆经之称。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2.本病的发生机理多为血热冲气上逆,迫血旺行,与肝经郁火、肾阴亏虚及瘀阻气逆有关。

3.经血倒行必须引血下行,治疗当遵热者清之、逆者顺之、激者平之、瘀者去之的原则。待经行之后需培补本元,帮助发育,杜绝热、逆、瘀之产生,才能巩固疗效。

4.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十一、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是指妇女月经前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肿胀疼痛。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病,各年龄均可发生,值得重视。本病即西医学所谓乳腺小叶增生,以往均归入外科病中。

乳房胀痛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本病的起因与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并常与月经不调、不孕、痛经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并发,其治疗以内治为主。

②对已形成纤维瘤或癌变者,非内服药所能消散,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首先与肝气郁结有关。乳房乳头属于肝胃两经,肝气郁结,乳络不畅,积久致乳房囊性增生。肝郁又必与肾虚、脾弱有关,因此就本病形成而言,以肝气郁结为主证型,肾虚为兼证型,兹分析如下。

肝藏血而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乳头乳房是肝胃两经所居之处,若素性忧郁,多愁善感,情怀不畅,或恼怒郁闷,日久不得解脱,肝气郁结,气阻于胃,脉络不畅,乳络瘀阻。经前期阳长至重,重阳动肝,气郁化火,故致乳房胀痛。

肝郁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肾阴虚则不能涵养肝木,木气不舒,发为肝郁。肾阳虚则不能助肝气以舒发,肝气不发,也易成郁,且肾经入乳内,故乳腺结构不良或卵巢分泌功能紊乱者易患本病。本病虽在于肝,但本质上属肾,尤其是肾阳不足在本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以经前乳房胀痛为主。

(2)检查主要为乳房的局部扪诊。乳房未扪及肿块,可行b超检查和钼靶x线摄片,以排除乳房纤维瘤、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等。

2.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乳房其他疾病相鉴别。

(1)乳癖本病以经前几天乳房胀痛为特征,一般无乳房肿块;乳癖则是以乳房内肿块为特征。

(2)乳衄无肿块,有乳头溢血。

(3)乳癌多在外上象限,肿块呈圆形或巉岩不齐,边界不清,坚硬如石,大小不一,生长迅速,早期可活动,中晚期不能活动,且乳头回缩、溢血。

【辨证施治】

本病以肝气郁结为主要证型,但根本原因在于肾虚,所以在疏肝解郁为主的基础上,经后期、经前期均可按补肾调周法论治。

1.主证型

肝气郁结证

证候:经前乳房胀痛,兼月经不调,经量偏少,色紫红,有小血块,伴胸闷烦躁,胁肋胀痛,腋下抑或胀痛,头昏腰酸,舌质偏红,苔黄白腻,脉细弦。

分析:肝藏血而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乳头乳房是肝胃两经所居之处,若素性忧郁,多愁善感,情怀不畅,或恼怒郁闷,日久不得解脱,则肝气郁结,脉络不畅,乳络瘀阻。经前期阳长至重,重阳动肝,气郁化火,故乳房胁肋胀痛,腋下抑或胀痛,胸闷烦躁;肝气郁结,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经量偏少,色紫红,有小血块;舌质偏红,苔黄白腻,脉细弦均为肝郁化热之象。

基本治法:疏肝解郁,理气通络。

方药运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炒柴胡5g,炒当归、赤白芍、白术、茯苓各10g,川断、广郁金各9g,青陈皮、橘叶核各6g,制香附、五灵脂各10g。

本方系四逆散衍化而来,主治肝郁脾虚,脾土不合的证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茯苓、白术补中理脾,疏散条达;川断、广郁金、制香附、青陈皮、橘叶核养血行气,疏肝通络。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肝郁化火,乳房乳头触痛,口苦口干,头痛者,加夏枯草10g,钩藤(后下)15g,炒丹皮12g,蒲公英15g;夹有血瘀,乳房胀痛结块,经行腹痛,有大血块,且血块较多者,加王不留行12g,炙山甲片6g,五灵脂10g;肾阳偏虚,腰俞酸楚,小腹有冷感者,加川断、杜仲各10g,鹿角片(先煎)12g。

2.兼证型

(1)肾阴虚证

证候:经前乳房胀痛、触痛明显,头晕腰酸,烦热咽干,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脉细弦略数。

分析:肾阴虚不能涵养肝木,则木气不舒,肝气郁结,故经前乳房胀痛触痛明显;肾虚失养则头晕腰酸;阴虚生热,故烦热咽干;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脉细弦略数亦是肾阴不足之象。

治法:滋阴补肾,疏肝通络。

方药:滋肾生肝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炒当归、赤白芍、怀山药、生熟地、丹皮、茯苓各10g,五味子6g,山萸肉5g,炒柴胡6g,制香附9g,五灵脂10g。

本方是调补肾、肝、脾、胃的方剂。方中炒当归、赤白芍养血柔肝,怀山药、生熟地、山萸肉补养肝肾,为主;辅以茯苓健脾渗湿;佐以丹皮、茯苓、炒柴胡、制香附、五灵脂调理心肝,疏肝解郁,以遂肝气条达之性。全方通过补养肾阴,涵养肝木而达生肝之意。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肝火旺,见烦热口苦,失眠者,加钩藤(后下)15g,炒山栀9g,炒枣仁10g;脾胃失和,伴脘痞纳差,神疲乏力者,加党参12g,广陈皮6g,炒香谷芽15g。

(2)肾阳虚证

证候:经前期乳房胀痛,胸闷烦躁,时欲叹气,腰酸,小腹作胀,形体畏寒,经行小腹作痛,有较大血块,大便偏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弦尺软。

分析:肾阳虚,不能助肝气以舒发,故经前期乳房胀痛,胸闷烦躁,时欲叹气;肾虚腰府失养,故腰酸;肾阳不足,无以温煦,故形体畏寒,经行小腹作痛,有较大血块;阳虚不能暖土,故大便偏溏;肾阳虚,故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弦尺软。

治法:补肾助阳,疏肝通络。

方药:毓麟珠合五香丸(《景岳全书》)加减。

丹参、赤白芍、怀山药、熟地、丹皮、茯苓各10g,川断、菟丝子、鹿角片(先煎)各12g,制香附9g,五灵脂10g。

方用丹参、赤白芍、怀山药养血调经;川断、菟丝子、鹿角片温肾暖宫,调补冲任;丹皮、茯苓、制香附、五灵脂调养气血,疏肝通络。全方有补肾助阳,疏肝通络之功效。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肝气郁明显,胸闷气窒,情怀抑郁,乳房胀痛明显者,加广郁金9g,绿萼梅5g,炒柴胡5g;脾胃不和,腹胀矢气,纳欠神疲者,加炒白术、党参各10g,煨木香6~9g;痛经,小腹冷感明显者,加紫石英(先煎)10g,肉桂(后下)3g。

【其他治疗】

中成药

小金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每次1粒,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夹痰证。

【转归及预后】

本病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较好。

【预防与调护】

1.注意身心健康,消除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及应激状态。

2.临床忌温燥助阳动血之药及酒浆等辛辣之品。

3.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临证经验】

乳房胀痛属于现代医学乳腺增生性疾病。夏师认为,本病虽发于乳房局部,为肝郁气滞,脉络不畅,但实际上与肾之阴阳消长转化不足有关,即肾阳偏虚,阳长不及,不能助肝脾气血以运转舒发,因而肝脾(胃)之气血活动失调,不通则痛也。

在辨治方面,可以逍遥散为主,加山慈菇、夏枯草、丝瓜络、五灵脂、漏芦、山甲片、土贝母、地鳖虫等。要从根本上论治,尚需以补肾调阴阳为主,按月经周期的阶段特点进行论治。临床需测量bbt,观察bbt的高温相变化,按调周法进行施治,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保持心肝气血的和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病虽然本质上与阴阳的消长转化失调有关,但其形成和发展与心肝的关系十分密切。《疡医大全》引陈远公曰:“有左乳内忽大如桃,又不疼,色亦不赤……以为痰气郁结也,谁知肝气不舒乎。夫乳属阳明,乳肿宜责阳明矣,而余独谓之肝,不起世人之疑乎。夫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亦不舒矣……治法不必治胃,治肝而肿自消矣。”该论述指出,在乳房胀痛中肝较之脾胃更为重要,调治心肝也是乳房胀痛治疗的主要方法。陈远公乃陈士铎也,其学术观点大多来源于傅青主,可供参考。

【小结】

1.乳房胀痛与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常与月经不调、不孕、痛经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伴发,故应划归妇科进行辨治,且以内治为主。

2.本病的病机首先是肝气郁结。乳房乳头属于肝胃两经,而肝气郁结又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病机,脉络失畅,故致乳房胀痛。

3.本病虽以肝气郁结为主要证型,但根本原因在于肾虚,所以在疏肝解郁为主的治疗后,可按补肾调周法论治。

4.平时需嘱患者注意身心健康,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30414.html

(0)
上一篇 2023-01-14 10:54
下一篇 2023-01-14 10:57

相关推荐

  • 潍坊新闻网8月9日讯 城区的王女士和家人患有风湿病,在听信偏方后,使用活蝎子泡酒,谁知喝了这种酒后突然出现了胸闷、腹泻症状,所幸她并无大碍。对此,王女士和家人惊出了一身冷汗。8月8…

  • 和藏友闲聊的时候,他说起了一件有趣又心酸的事。他有件铜香炉,特地大老远跑到天津去参加了一次鉴宝,这次专家很给力,断为明代真品,估价650万以上! 开心是肯定的,不过藏友突然想到了一…

    2023-03-15
  • 本文共 1800 字 阅读约需 2 分钟 – 目录 – 诺丽果的历史 诺丽果安全吗? 诺丽果有什么好处? 诺丽果产品值得买吗? 具体的成分分析 直销风险 这…

    2023-07-28
  •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科学普及蜂产品营养知识,使蜂产品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月19日,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的“…

  • 据说酵素有美容养颜、瘦身塑形、延缓衰老等各种神奇的功效。酵素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酵素是日本和台湾地区对酶的别称。酵素的学名就是“酶”,一种生物催化剂而已。 那么酶的本质是什么呢?绝…

    2023-05-20
  • 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分类也自然很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类,即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 每一大类茶都有其悠久的…

    2023-06-25
  • 胃不好的朋友都知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这“养”有多重要。但好多胃不好的吃货总是管不住嘴,“享乐在前,吃苦在后”,看见好吃的忍不住吃吃吃,胃痛起来瞬间被打回原形。面对食物琳琅…

    2023-03-31
  • 原名:桔梗 【别名】包袱花;四叶菜;沙油菜;山铃铛花;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房图;荠苨;苦梗;苦桔梗;大药 【药性】平性 【药味】辛;苦 【归经】入肺、胃经。 【功效】开宣…

    2023-03-24
  • <篇名>梨内容:r梨, 滇南处处皆有,种类殊别,皮有浓薄。乳梨,味香,治中风。消梨、花梨、桑梨,治吐血。棠梨,润肺止咳。御儿梨,治肝火目痛。茅梨,治胃寒。蜜梨,治儿吼。…

    2023-06-11
  •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降血脂功效。用黑茶㓎提液对高血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也显示黑茶具有降血脂的功能。 黑茶降血脂功效主要成分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

    2023-06-1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