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靖在赤道几内亚开展医疗工作中与产妇留影。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市营造学习先进典型、争当优秀党员的良好氛围,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市委组织部在全市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湛江党员好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即日起,湛江日报开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湛江党员好故事》专栏,向广大读者介绍这次活动征集到的部分党员好故事,充分展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目标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做到“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敬请读者垂注。
她是中国第27批援非队员,她是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援非人员中唯一一名女性,她是支援几内亚马拉博的唯一女医生,她的名字叫廖靖。
廖靖,女,中共党员,1979年1月出生,汉族,硕士研究生,广东连平人,从事妇产科专业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0年,熟练掌握妇科、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妇科宫腔镜手术及常规开腹手术,能解决妇产科领域复杂疑难问题,积极开展妇产科新技术、新项目。她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肯定与好评,曾荣获广东医学院优秀党员、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三届“十佳青年”等称号。
作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的廖靖,时刻铭记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在非洲大地传播医者仁心大爱、为非洲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和热血。
报名援非之时,儿子仅有一岁
廖靖心里有着一个“大爱无国界”的梦想,因此,她用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主动报名参加援非医疗工作。
2013年7月,廖靖的儿子刚刚一岁,正是她应该履行母亲责任的时候,正是她开心地与丈夫一起照顾年幼的儿子共享天伦之乐之时。当她得知援非工作需要一名妇产科医生之后,她成为全科第一个报名者。
远赴非洲执行医疗任务,一去就是两年,这将意味着廖靖离别儿子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她割舍了在家给予儿子最亲切最真挚的母爱,用精湛的医术去为非洲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廖靖希望把最伟大的母爱洒在非洲大地,挽救非洲妇女及新生儿的生命,为祖国搭建一座中非之间呵护生命的友谊桥梁。
奔赴非洲之前,母亲患有重病
2013年11月,廖靖开始参加省第27批(湛江)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为期半年的援非医疗西班牙语培训学习。
悠悠慈母心,痴痴女儿情。廖靖68岁的母亲是长期糖尿病患者、低血压且有轻度脑萎缩,2014年5月母亲被发现患有晚期结直肠癌。作为已是孩子母亲的廖靖,她深刻体会到女儿永远是母亲的心头肉,母亲最需要的是女儿在身边陪她聊聊天、帮她捶捶背、揉揉肩,给予关心和帮助。也许这些将会成为母亲精神寄托的全部,但母亲对女儿参加此次援非医疗工作反而给予极力支持。
2014年6月25日,那是廖靖赴非洲马拉博执行两年援外医疗任务启程的日子。离别在即,母女充满不舍,出发前母亲撑着虚弱的身体、满脸喜悦地为廖靖送别,使廖靖深深体会到了母爱的博大。
母亲是女儿进步的一盏明灯,女儿是母亲生活的全部希望。如今母亲生病在家,此次廖靖毅然踏上援非之路,将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女儿的孝道,报答母亲的恩情,但天下母亲都会为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
援非半年之后,父亲病危入院
援非半年期间,开始时由于语言不通,廖靖只能通过打手势和病人交流,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她基本能克服语言障碍,用西班牙语应付门诊的日常工作、应付住院病人,还能用西班牙语进行简单的病历书写。作为当地妇产科医生的廖靖,目前面对“埃博拉”病毒来袭的危险,面对的经常是危重病的妇女和临产的女人。那里感染艾滋病的女人也特别多,血液、羊水都是容易感染的感染源,有时病人来得急病情危重,她来不及做好防护措施,就要立即进行抢救,认真为她们诊治。
廖靖去非洲之时,父亲已有74岁高龄,患青光眼、高血压,已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女儿不在身边,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父亲对女儿有万分的思念。
在非洲还不到半年,廖靖得知父亲被确诊为胸膜转移癌(转移性肺腺癌),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也没有因父亲的境况而退缩,而是迎着种种的困难,抱着对非洲姐妹和新生儿的同情和大爱,仍然坚守在援非工作岗位上。
廖靖始终以“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超负荷工作和抢救病人,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了那片土地,她为挽救非洲无数姐妹与新生儿的生命而努力前行,让非洲不少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赢得广大医务人员及非洲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点评】
李明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为了病人的需要,廖靖同志与中国第27批援非医疗队同样冒着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危险,飞过半个地球,奉献了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在最危难的时刻,廖靖同志舍小家筑“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中国医师职业精神。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应对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5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