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个,才算真正懂得养生气功八段锦。
甚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八段锦(包含立式和坐式)几乎一致的动作。
但是,古代导引术和现在的养生气功不同。现在养生气功主要为了保健养生,不强调其疗·效;但古代导引术多针对某种不适而专门创造的法门。
因此,这也导致两者实际练习的方法是不同的。
且听我详细说来。
一、古代导引术的功效目的
古代导引术当然有养生目的,但更多是有针对性的运动。就连“五禽戏”,“华佗传”中也说,“体有不快”才多练习。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讲六字诀,基本上都是为了单独效果:
如“肝藏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
《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的导引动作也是如此:
如:“ 平旦以兩手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次又以指搔目四毗,令人目明。”
这是按摩眼睛,明目。
又如:“次拳兩手向前築,各三七。次拳左手盡勢,向背上握指三,右手亦如之。療背膊臂肘勞氣,數為之彌佳。”
隋代《诸病侯源论》更不用说,本来就是医术,全部用导引术来疗。
如:
“又云∶一足翕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急挽回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五劳,三里气不下。”
二、古代导引术的练习方法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从魏晋到唐朝的导引术,就会发现,导引术的练习方式也和现代的养生气功八段锦等功法不同。
养生气功八段锦练习多强调对称和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并强调柔和,动作有去有回,且多和呼吸配合。
而古代导引术则不同,常用“极”;左二七,再右二七;不息(闭气)。也就是说,古导引术多采用闭气状态下,身体极致拉伸动作,且单边重复多次,然后再另一边。不强调动作收回,只强调动作伸到极致。如同伸懒腰一样,只外撑。
举例说明一下。
《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讲:“便起狼踞鴉顧,左右自搖,亦不息自極,復三;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頓踵三還;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極三。”
这里“狼踞鴉顧”有点类似八段锦摇头摆尾,是闭气身体转到极致;
“頓踵三還”类似八段锦背后七颠,也是闭气三个起颠;
“上一手,下一手”类似八段锦,单手托天,也是闭气状态下,手伸到极点。
上面是说,“极”和“不息”。
讲单边重复动作更多。
如还是《养性延命录》中,说“次又啄齒漱玉泉三咽,縮鼻閉氣,右手從頭上引左耳二七,復以左手從頭上引右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聾。”
看,这是右手引左耳14次,然后才左右引右耳14次。
再如,之前介绍的“八段锦坐功图”中讲,“摇天柱图势”,是先左转脖子24次,再右转脖子24次。可不是先左一次,再右一次,这样循环。
事实上,如果你脖子不舒服,采取单边重复做,效果更好。
这算是古代导引术练习的三个小秘密:闭气、极致、单边重复。
三、体悟八段锦的两种锻炼方式
当然,古代导引术肯定也有养生作用,只是没有痛症,纯养生的话,可能讲究对称更好。这也是现代国家体育总局八段锦以及少林八段锦等现代养生气功八段锦的主流练习方式为,左右对称练习。也叫阴阳平衡。
但,反过来想。
我们也可以从古法导引术中得出现代养生气功八段锦的两种练习方式:
一是养生,就是常用对称练习方法;
二是去不适(为啥不说直白,因为不容易通过审核),就可以采用古导引术单边重复,再换另一边的做法。
如练习“左右开弓似射雕”,如果针对调理肺气,那么左侧拉弓射雕连续重复七次,然后再右侧拉弓射雕,效果更好。
同理,调理脾胃,左上托右下按,连续重复七次,然后换右上托左下按重复七次。
如果练习“五劳七伤向后瞧”效果更明显:
先左后转,慢慢收回再左后转7次,甚至21次,你会发现左侧肩颈完全不同了;然后再右边单边重复。这比左右各来一遍,然后重复效果好多了。
当然,如果你身体没有不适,采取对称练习方法更好。
现代八段锦的练习方式,加入了不少武术的开合、收放动作,结合了武术的步伐,更可贵的是把呼吸方式也融入进去,实在是非常科学的练习方式。
这两种练习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呢。一定会发现不同。
卫昌国学
2023年1月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