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尤其是本土树种榕树),导致10名领导干部被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为此,广州市还被停止了一年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当前,“双碳”目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且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粗放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城市建设和发展已站上了历史的拐点。加上今年三月,《广州可持续发展报告》才登上了联合国利来w66官网,并获选为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的首个试点城市,加入“酷城行动”(guangzhou cool city action)。在如此背景下,广州发生的“砍树”事件令不少人大感意外,甚至有不少业界人士惊言,“怎么都想不到会是在广州!”
由此可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仍非共识!城市的建设,如何实现与环境保护、人文保护的协调发展,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就此,《南方房地产》采访了广东省房协专家委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娴慧副教授,她在访问中呼吁,在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同时,要将城市已经生长成型的乔木保护工作提到前置位置,尊重地方的历史文脉,强调城市的乔木必须保留,“因为它的生长和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十年育人,百年树木;树木的寿命远比人长,它才是真正的地脉、文脉的延续”。在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过程中,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
part01
专家呼吁
树木生长需时,珍惜“守护者”
“砍树”事件中让业界、民众意见反弹最大的无疑是对榕树的“代换”(代换为黄花风铃木等观赏性树种),而砍伐代换理由是榕树的根系破坏路面,影响交通,且树冠大根系浅容易倒伏造成安全隐患。
对此,冯娴慧表示,对于如何控制榕树的根系生长,其实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已经有解决办法,包括修枝、使用断根粉等等。而且,现在作为行道树的榕树,由于没有生长空间,“在它仅有的一点点生长空间里,根系已经稳定了”。
至于容易倒伏,冯娴慧认为,榕树本身不容易倒伏,而是因为根系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树木没有足够生长空间的问题,首先应该是这个城市要反省的问题。是城市建设需要去解决行道树用地的问题,而不是榕树本身不好的问题。”
在冯娴慧看来,榕树是整个南亚热带地区最重要,也是基本的骨干乡土树种。同时兼具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
从生态上而言,榕树能保持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稳定——因为榕树的根系发达,“释氧、降温的功能是最好的”,还能涵养水源;同时,榕树可以独木成林,遮荫功能最佳,还能够改善局地气候。在炎热的华南地区,榕树的生态作用和对宜居环境的建设非常重要。
此外,榕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作为行道树栽种在道路两边,在基本没有增长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生存下来,“原则上,榕树作为行道树,正常生长所需的树池应当是在不少于1.2—1.5米的树穴中。但是在广州,因为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几乎找不到合乎标准的树池。但是榕树仍然能长得那么好,有那么大的冠幅为我们提供遮阴,广州没有哪个园林树种可以跟榕树相比。”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榕树是乡土树种,冯娴慧说,“你看广东很多地方村口的风水树就是榕树,就像是那个地域的守护者。” 榕树在整个华南地区都非常重要,并且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具备生态和文化意义的园林植物。
并且,由于树木生长不但需要空间,还需要时间,作为“代换”品种的树木需要10年以上甚至50年才能成型,加上黄花风铃木这个树种属于外来引入的开花、落叶小乔木,在生态意义上不能与大乔木榕树相提并论,因而,“代换”即意味着对生态问题的长期减效处理。
至于如何为榕树这种“守护者”角色的树木保留下合理的生长空间,冯娴慧认为涉及比较复杂的城市规划以及管理问题。
首先,关于大型乔木的栽种、修剪、维护和保护规范,包括树池的规格、土球的直径,都早已有了相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却难以严格执行,因此,冯娴慧呼吁,有关方面应当就此加强管理力度。
而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保护工作提前,尊重地方的历史文脉,冯娴慧强调道,城市的乔木必须保留,“像在广州这样的热带、南亚热带地方的遮阴乔木,未来一定要非常好地保留下来,因为它的生长和恢复是需要时间的。树木的寿命远比人长,它才是真正的地脉、文脉的延续!”
part02
文件修订
科学绿化座谈会召开:城市建设,“绿”先行
8月13日,针对“榕树迁改”等科学绿化工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召开了科学绿化座谈会,就广州开展科学绿化工作进行了“辩论”。座谈会进行了约三个半小时,与会人员积极进行批评和提出建议。
从座谈会上获悉,广州拟密集出台《广州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树木修剪管理规范》等规范文件,推动加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绿化和树木保护工作。文件包含了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完善机制、精准建设四大板块共二十余条举措。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新修订的7个“硬动作”。
一、在大树保护标准方面,对城市古树名木、大树以及城市历史风貌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形成一体化的系统保护。
二、在决策程序方面,对需要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的绿化施工面积要求更加严格。
三、在审批手续方面,在实行审批的同时实行备案制度,实现审批更严格,保护更到位。
四、在加强精细管理方面,在保留原来的三级巡查管理基础上,增加专项巡查,实行“树木身份证”“树木医生”“育木师”等新的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理。
五、在公众参与方面,由在行政审批后公示,提前到在建设工程方案设计中,增加树木保护专章,广泛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后才进行审批。
六、在行政执法方面,规范绿化行政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破坏绿化的违法行为。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对不按照规定审批或违法施工的,进行立案查处。
七、在责任落实方面,把园林绿化工作纳入“林长制”,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和问责。
part03
延伸阅读
文明城市应容得下一棵树
反面案例
城市里的古树并不只是一棵树,它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代人的成长,是这座城市不可代替的记忆。但是近年来,乱砍乱伐古树的事件却频频发生。
●不久前,在广州黄埔区暹岗村旧村改造中大量古树消失、死亡一事引发了热议。后经专家鉴定,自然死亡古树11株;非法砍伐古树33株。
针对此事,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开出一张伍拾万元的罚单
“旧村改造”和“古树保护”一直存在着矛盾,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如果因为重大公益性市政建设确需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过市绿化部门审核同意、市政府批准。但三旧改造是商业项目而非公益性项目,因此,因为三旧项目而进行移植树木的行为是违法的,上级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寻求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除了因为城市更新而破坏古树的情况,近年来各地因为种种原因破坏古树的情况也不少。
●2012年湖南郴州百年古树遭违规砍伐,林管站副站长被免职;
●2017年深圳一百年老树被错砍,园林绿化公司被罚五千元;
●2018年深圳道路施工,施工队私砍古树,被处以行政罚款三十万;
●2020年广州笔村154岁古荔枝树遭砍挖,施工单位涉嫌违法;
●2021年广州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10名领导干部被罚;
……
正面案例
●一直以来,在城市发展道路改拓建的进程中,行道树往往是被迫“让路”的一方。但在江苏无锡的运河东路大修中,沿河300棵大香樟树“保住”了。
2018年无锡运河东路大修,对道路进行20—30厘米的抬高,人行道也需相应抬高。经市政府和园林局与市建管中心多次协商,最终在人行道改造方案以外增加了行道树保护方案,将现有人行道移到行道树外侧,使原有行道树连成一条绿带,且路灯等管线排布都避免经过绿化带,获得比道路改造前更好的生长条件,且不与行人行车“争道”。
●在西安,也有类似的案例。2020年4月6日,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中段市政道路建成通车。这是一条全长为6.3公里的学府大道,是长安区的一条东西大动脉。
而在路的中央,有一棵260年的皂荚树。据知情人士透露,最早的方案是将树移走,移走这棵树后这条路会相对笔直、美观很多。但后来考虑到村民对这棵树的深厚感情,就调整了施工方案,将古树放在路中间保护起来,还在它的周围修建了围栏。
路中央这颗被“保护”起来的树吸引了附件很多居民前来拍照留恋,这路中的树成为了道路上一到美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很多行人心中的风景线。
●今年,黄埔区规划建首个古树公园。黄埔大龄果树登记在册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数量51%。并且大龄果树面临立地环境差、管养难度大等困境,为此3月17日,黄埔区召开大龄果树保护性移植新闻发布会,将启动对大龄果树的保护性移植工作,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为此,黄埔区计划规划选址1-2个古树园或古树公园,对大龄果树进行集中移植保护。该选址将充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廊道、绿线布局,按照就近迁移的原则,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会加强对附近产业项目选址避让古树公园的指导,避免产业项目的建设和生产作业对古树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黄埔区还计划提高管理水平。对移植保护的大龄果树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古树管理责任单位的督促指导,提高古树名木管理水平,确保移植果树存活并按期挂果。
在面临古树影响道路、影响群众亦或是生存环境已不适合生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古树。文明城市具有一颗包容的心,这颗包容的心不仅能容得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也该容的下城市的一草一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