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有d2和d3两种,分别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其生理作用基本相同。人和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受日光中的紫外线(波长290nm~320nm)照射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这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植物中的麦角固醇不能被人体吸收,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d2,才能被人体吸收。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都没有生物活性。维生素d3在血液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转运到肝脏,经过25羟化酶作用转变为25-羟胆骨化醇【25-(oh)d3】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25-羟胆骨化醇【25-(oh)d3】在肾脏经过羟化酶作用后变成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以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尿钙、磷排出减少,增加细胞外液钙、磷浓度,有利于骨盐沉积在成骨细胞的周围形成新骨。
孕期孕妈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可以导致新生儿佝偻病。孕妈在妊娠28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iu,哺乳期继续服用可以预防新生儿佝偻病的出现。中华营养学会推荐孕妈每日钙摄入的标准为1000~1500mg。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每日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冬季推荐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iu,同时添加钙剂。通常建议在分娩后两周开始补充至孩子满2岁。当配方乳喂养的孩子奶量达到1000ml/d时,可以暂停维生素d的补充。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对皮肤合成维生素d3有一定的帮助。小于六个月的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婴儿日光浴时尤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过强的紫外线可以对孩子皮肤带来损伤,逐渐增加孩子与阳光接触的皮肤面积。早产儿建议用改良和强化的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以保证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要。当早产的孩子体重大于1500克并能够通过胃肠道进食,即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iu/d。三个月后改为400~800iu/d是较为安全的。
为什么需补充维生素d?
1、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
宝宝的饮食以奶为主,正常情况下不会缺钙,宝宝是缺乏维生素d!(相关阅读:别让您的自以为是,让宝宝踩了补钙雷区!!)
母乳中的维生素d很少,维生素d类似于钥匙,可以打开钙吸收的“通道”,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充足时,钙的吸收率仅为10%-20%,它是生命必须的营养素和钙、磷代谢的重要生物调节因子。
2、食物维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
一些少量的维生素d存在于乳类如(人乳及牛、羊乳等),奶酪、禽蛋黄、肉类等含量亦较少;谷物、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3、缺少日光照射
宝宝主要以室内活动为主,大部分紫外线被玻璃窗阻挡了,隔着玻璃窗,皮肤无法接受紫外线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
高层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烟雾、尘埃)会吸收部分紫外线;
冬季日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严重者引发佝偻病,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大。
怎么补充维生素d?
1、围生期
这一时期的宝妈需要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包括食物含量),应多在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2、婴幼儿期
宝宝足月出生两周后,需维生素d 400-800iu/日(包括食物中的量)。
日光浴(户外活动)与食物补充维生素d非常重要。日光浴主要是为了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宝宝皮肤脆弱,不宜在阳光下长时间直晒,有太阳时,即便在树荫底下,也可以吸收到紫外线,从而补充维生素d。
三类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①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1000ml,里面含有维生素d 40iu,宝宝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至少产生200iu,这样一天总摄入约240iu。
市面上常见的维d补充剂每颗含量是500iu,由于维d属于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不易被排出,可保存在体内,所以日照少时宝爸宝妈可每天喂1颗。
②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宝宝每日摄入800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400iu/d,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
(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③高危人群的补充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维生素d需求量为800iu/日×3月。
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包括食物含量)。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