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中药饮片里有一类“特殊”的中药,它们长得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在临床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神奇功效。它们,就是炭类中药。大家比较熟悉的炭类中药,应该是十灰散中的十种,不过临床上常用的炭类中药要丰富得多,许多中医名家也都喜用、善用炭类中药。今天,小编就带您一文了解炭类中药大家族——
炭的原始含义:炭是使木材不完全燃烧而成的一种燃料。炭药在雷公炮制十七法中属炒,所谓炒者,置药物于火“使之黄而不焦也”。法有炒黄、炒黑、炒焦,各不相同。历代医家对炮制十分重视,汉代张仲景用猪膏发煎治诸黄,开创炭药用于临床之先河。
炭药的归类
解表类:荆芥炭、防风炭、炒黑苏子、菊花炭、葛根炭。
清热类:槐花炭、栀子炭、贯众炭、黄芩炭、小蓟炭、金银花炭、生地黄炭、椿根皮炭。
理气类:香附炭、广皮炭、青皮炭。
散寒类:肉桂炭、炮姜炭、附子炭、艾叶炭。
理血类:蒲黄炭、牡丹皮炭、当归炭、莤草炭、棕榈炭、血余炭、益母草炭、仙鹤草炭、墨炭、藕节炭、山楂炭、侧柏炭。
收涩类:乌梅炭、莲须炭、莲房炭。
补益类:续断炭、杜仲炭、怀牛膝炭、黄柏炭、熟地炭、白术炭、苍术炭、故纸炭。
泻下类:大黄炭。
其他:荷叶炭、木贼炭、刺猬皮炭、柿饼炭、黑木耳炭、石榴皮炭。
炭药的适应证
01血瘀性皮肤病
1.肤色晦暗。
2.毛发枯槁。
3.肌肤甲错
4.皮肤粗糙。
5.皮肤肥厚或如苔藓,或如硬化。
6.皮下或黏膜呈现瘀点、瘀斑。
7.多种出血,如鼻衄、齿衄、肌衄、尿血、便血、宫血、咳血、呕血。
02血管性皮肤病
1.脉迟涩或弦居多:《四诊抉微》说:迟涩血病。《读医随笔》说:凡瘀血初起,脉多见弦。
2.指端青紫或冰冷,如雷诺病、大动脉炎、结节性红斑、硬红斑、变应性血管炎。
3.其他凡伴有疼痛,其痛不移,多与瘀血有关。
临床验证
现代中医大家在各自的临床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
施今墨以血余炭为主有如下配伍应用——
血余炭配益元散:清热通淋,治血淋等。
血余炭配韭子:温肾涩尿,治尿频,血尿。
血余炭配薏苡仁、六一散:通淋排石,治泌尿系结石。
血余炭配仙鹤草、阿胶珠:养阴止血,治慢性肾炎、肾结核、尿血。
血余炭配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
血余炭配黑升麻、黑芥穗:升阳摄阴,治月经过多。
血余炭配左金丸:止酸止血,治溃疡病。
血余炭配琥珀、血竭:化瘀通脉,治动脉硬化症。
施老在治疗泻痢诸疾中,常用炭类药如苍术炭、血余炭、陈皮炭、干姜炭、故纸炭、生地黄炭、大黄炭、椿根皮炭、木耳炭、柿饼炭、葛根炭、条芩炭、仙鹤草炭、石榴皮炭等,并云:用炭类药既可促进吸收水分,又可保护肠壁,用之多效。
任继学在自拟妇科8方中用炭药达5味之多:生地黄炭、贯众炭、杜仲炭、艾叶炭、炮姜炭。
叶心清说:荆芥炭、地榆炭、肉桂炭治疗便血,尤多奇效。
徐小圃说:黑荆芥、防风炭祛风敛湿,治风疹块。
焦树德说:大黄炭能消除大肠积滞,有治大便下血的功效。炮姜炭偏于温经止血,棕榈炭、川断炭治月经过多;益母草炭治月经后错,量少;黄芩炭治月经提前。
邓铁涛治血崩首先予血余炭单味药3~9g,一日三次冲服。
董廷瑶用侧柏炭、小蓟炭、藕节炭治过敏性肾炎许玉山治鼻衄用栀子炭,齿衄用生地黄炭,呕血用荆芥炭、生地黄炭。
廖蓂阶用菊花炭治阴虚血燥疹。
孟澍江治扁平苔藓、口腔炎用大黄炭。
邹云翔治慢性肾炎、腹胀用苍术炭,尿中红细胞多用血余炭、生地黄炭、怀牛膝炭。
李克绍用刺猬皮炭治遗精频繁。
罗元恺温经止血用炮姜炭,夹瘀而滞用茜草炭,祛瘀止血用大黄炭等。不过他还告诫后学者,炭类止血药不宜过多、过久用于崩漏,以免过于凝聚,反而留瘀为患。
笔者在学习前辈经验的同时,感悟到炭药在皮肤科领域是大有作为的,值得同道们去探讨。现将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的一管之见陈述如下:
1.慢性荨麻疹:选用玉屏风散加大黄炭、荆芥炭、防风炭、菊花炭。
按:玉屏风有固表御风之义,在于防邪,然其风、热、湿三邪不同程度的掺杂其中,用大黄炭荡涤肠腑浊湿积滞之邪,荆芥炭、防风炭、菊花炭祛风热之邪,兼除孙络血分之瘀,有利于邪去正安。
2.过敏性紫癜:新发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久病者用归脾汤加减,然而不论新久,均可加入生地黄炭、血余炭、栀子炭、地榆炭、大黄炭、金银花炭、茜根炭、蒲黄炭。
按:大凡肌衄之疾,在清热、凉血、解毒、补血、摄血的同时,均可加入炭药,旨在提高活血化瘀、致密血管壁的功效,否则活而不行,化而又滞,徒劳无益。
3.口腔扁平苔藓:拟用麦味地黄汤、导赤散合裁加大黄炭、蒲黄炭。
按:口腔扁平苔藓多因胃中燥热上熏所致,方用麦味地黄汤养阴滋肾治在上,导赤散泻心火治在下。加大黄炭的目的不在于攻下,而在于直折火势,活血化瘀,取瘀去生新之义,此时不宜偏补偏泻,更不宜燥热伤阴。蒲黄炭是治疗口腔疾病的要药,内服外用均可。
4.变应性血管炎:拟用五根汤加怀牛膝炭、三七炭、仙鹤草炭。
按:变应性血管炎为毒热与湿瘀互结,阻于经络,在红肿热痛时,用五根汤热通络,加用怀牛膝炭、三七炭、仙鹤草炭,意在化瘀通络的同时,特别是对孙络的瘀阻既有疏通的功效,又有解毒止痛的作用,尤其怀牛膝炭性善下行,能降逆气,引血下行,善治上部出血;用炭又能止血,与三七炭合用,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皮肤科是中医的传统优势病种,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病程、迁延不愈的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时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而学习名家前辈的经验,是我们提升临床能力的一个快捷途径——
《徐宜厚皮肤科文集》
徐宜厚教授师从武汉名医单苍桂老中医和北京名医赵炳南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顾问。该本书汇集了徐宜厚教授行医五十年间的读书心得、临床经验、用药心得等,并记载有其临床总结的自拟方药。(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徐宜厚皮肤科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徐宜厚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6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