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日始配三神香——祈润香舫
最近翻阅香谱书籍,感悟颇深的是香品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而附上不同的色彩和烙印。比如随着佛教的兴起而流行的檀香,因大唐的商道通达而引进的波斯蔷薇露和龙涎香。
不同时期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自是不同,香亦如此。有款道家香方就很说明问题。明代道教盛行,上至皇家下至庶民,对求仙问道都兴致十足。明万历年间剧作家高镰在他的养生巨著《遵生八笺》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明帝时真人燕济居三公山石中,苦毒蛇猛兽邪魔干犯,遂下山改居华阴县庵中。
栖息三年,忽有三道者投庵借宿,至夜谈三公山石之胜,奈有邪侵。内一人云吾有奇香,能救世人苦难,焚之道得,自然玄妙,可升天界。真人得香,复入山中,坐烧此香,毒蛇猛兽悉皆遁去。
忽一日,道者散发背琴,虚空而来,将此香方写于石壁,乘风而去。
题名三神香,能开天门地户,通灵达圣,入山可驱猛兽。可免刀兵瘟疫,久旱可降甘霖,渡江可免风波,有火焚烧,无火口嚼,从空喷于起处,龙神护助,静心修合,无不灵验。
三神香香方
沉香、乳香、丁香、白檀香、香附、
藿香、甘松已上各二钱;远志一钱;
藁本三钱;白芷三钱;玄参二钱;
零陵香、大黄、降真、木香、
茅香、白芨、柏香(柏实)、川芎、
三柰各二钱五分。
用甲子日攒和、丙子捣末、戊子和合、庚子印饼、壬子入合收起,炼蜜为丸,或刻印作饼,寒水石为衣。出入带入葫芦为妙。
这款香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六十天时间。有趣的是同时期的香学大师周嘉胄也把这一故事写到了我们奉为制香第一教科书的《香乘》中,香方用材和调配方法一样,不过他把这款香记录为信灵香。而信灵香的记载又出现在明初一位奇人的书中。
朱权,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对皇权一点都不感冒,反而喜欢结交方外之人,凡医卜星相、古琴戏曲之类都很精通,是一位修养极高的道教学者。为推广普及道家学说,他编修过一本道教典籍《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此书可谓是最通俗易懂的道教指南,无论是修道必备的衣食住行,还是教派里的各路仙尊,他都以最简单直白的文字说明给大众,这其中也记录了信灵香方。
明 周嘉胄 《香乘》卷二十一
信灵香方
降真、郁金、沉香、速香各五钱;
藿香八钱;藁本、甘松、
白芷、陵零各一两六钱;
大黄、香附、玄参各二钱;
凡合香,於甲子前一日,於静室合香之所置五子牌位,以香灯供养,务要洁争,其神主有五:甲子之神,丙子之神,戊子之神,庚子之神,壬子之神。
甲子日攒香品,丙子日碾,戊子日和於一处,庚子日丸成,供於天坛之上,壬子日装入葫芦挂起,至甲日焚一丸,以祀天,其后不许常用,凡遇有急祷之事,焚之可以通神明之德。如出行在路,或遇恶人之难,或在江湖遭风浪之险,危急之中,无火所焚,将香於口内嚼碎,向上喷之,以免其厄。
两个香方的名字相同,制法基本一样,都是六十天完成,但香料调配差距还是挺大。分歧更大的是朱权在此书记录道教供香的一段文字:
降真香,乃祀天帝之灵香也。
除此之外,沉速次之。信灵香可以达天帝之灵。所忌者,安息香、乳香、檀香,外夷所合成之香,天律有禁,切宜慎之。
这里提到檀香乳香这类外来的香料均是道士设立道场祈福消灾时的禁忌。
朱权(公元1378年-1448年)生活在明初,高镰(约生活在公元1521年-1620年之间)和周嘉胄(公元1582年-1658年)均生活在百年之后,却没有排斥外来香料。而明朝为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实行的海禁政策,时间为公元1370年-1573年,可以想见海禁之初的香料贸易应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连宗教仪轨都受到波及。但固步自封终究不可长久,“外夷香料”确实有着强大的市场供给需求,政策和人心必定是向着宽松开放之势发展,贸易如此,香方的配料亦然。
时值当下,墨守陈规当然无法和全球化去抗衡,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文人学士,皆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闻香赏香。在我们身边,已有许多香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审美去发扬中国的香文化,因此,我们也更有理由期待着中国香事盛世的来临。
图片:网络/祈润香舫拍摄
美编:祈润香舫 chai
「香」年华不负客,一 一入香来 |
「香」掌中盘玩个香炉,贵气十足 |
「香」被贬后的苏轼和黄庭坚是怎么品香的 |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