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薯类食物是哪些?
马铃薯、甘薯、大米、小麦、高粱等。
1、马铃薯: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食用部分为其茎块,扁圆形,无毛或被疏柔毛。
2、甘薯:又名甜薯,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3、大米: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
4、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5、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
谷薯类食物有哪些?
马铃薯、甘薯、大米、小麦、高粱等。
1、马铃薯: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食用部分为其茎块,扁圆形,无毛或被疏柔毛。
2、甘薯:又名甜薯,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3、大米: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
4、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5、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
木薯类食物有哪些?
木薯是灌木状多年生作物,茎直立,木质,其营养价值高,热量低,木薯种类多:普通木薯是一种常见种类,口感细腻,颜色黄白相间。
甜木薯是一种甜味木薯,口感柔软,颜色偏红。
芋头是一种特殊木薯,口感细腻,颜色偏紫。
红薯也是一种特殊木薯,口感细腻,颜色赤红
南瓜属于谷薯类吗?
南瓜不属于谷薯类。谷薯类食物是1、谷类:谷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如杂粮中的高粱、玉米、小米、红薯等,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2、薯类: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这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块根和块茎,具有生长前期和块根(茎)膨大期两个生理分期。
玉米属谷薯类吗?
玉米属于粮食和谷一样,薯属于杂粮。
谷薯类含有什么成分?
谷类:
(1)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之间;
(2)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70%左右;
(3)脂肪含量低,如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
(4)矿物质1.5%-3%;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含量较多。
薯类:
(1)含有丰富的淀粉,高于谷类食物。薯类食物中含有优质的淀粉,尤其是由木薯生产的淀粉极易消化,常适宜于婴儿及病弱者食用。并且淀粉又是烹调中上浆、挂糊、勾芡的主要原料。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⑵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谷类稻米的1~2倍。薯类食物中所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蠕动,食物消化。
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在谷类食物中基本上不含有这类维生素。
⑷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在薯类食物中钙、铁的含量较高,分别为谷食物的5~10倍。
⑸含有某些特殊的营养保健成分,如在薯类食物中所含有的粘体蛋白,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
大豆是谷薯类吗?
大豆隶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大豆种,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类之一,起源于中国。
全谷物属于谷薯类吗?
全谷物并不完全属于谷薯类。
首先,谷物是由花发育而成,不同的谷物结构有所不同,但谷粒基本结构无外乎以下几部分:谷皮、胚乳和谷胚。最最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谷壳,加工时被脱去。
粗粮是相对于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而言的一个概念,包括谷类、杂豆类如绿豆、红豆,甚至薯类如番薯、芋头都属于粗粮的范畴。而全谷物强调的是要么有完整的谷粒,或者具备完整谷粒的营养。
比如,我们日常吃的玉米渣,去掉了谷皮、谷胚,只能叫粗粮,而不能叫全谷物。
谷薯类400克是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谷薯类250~400克,是指生重。比如是指生谷薯类250~400克,其中生的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生的薯类50-100克。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
谷薯类营养素组成特点?
谷物中最主要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包括小麦、大米、小米、玉米、高粱、荞麦、燕麦等,是理想、经济的能量来源,营养价值较高;谷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前者能够被人类消化吸收程度很低,后者含量太低,所以谷类食物不是蛋白质和脂肪的理想来源。除碳水化合物,谷类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ysp/11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