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吧,两者都属于大型食用真菌。关于他们俩到底属于什么纲目什么科,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度娘一下。老王做餐饮的,对此是外行,不能复制黏贴在此装逼。但一般来说银耳价格高于黑木耳。
老王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关于黑木耳银耳的介绍,大意是说这两个东西的营养基本上一样,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肉类。和偶然见到的太岁以及常见的菌菇一样,是大自然中生命体的第三种形态。
不过黑木耳和银耳经过实验室研究,营养元素的含量上,黑木耳各种营养元素要大于银耳。
在日常使用选择上,商业餐饮烹饪上,黑木耳的选择要远远大于银耳。黑木耳的品种也多于银耳。
在吃法上,黑木耳可炒可凉拌可汤,荤素搭配都可以。值得一提的是黑木耳做汤,由于本身是黑色,基本上做点缀,不会密集添加。
银耳更多参与凉拌和粘稠的汤羹制作,比如银耳红枣羹,银耳莲子羹。都是养眼的营养性汤羹,是民间广泛认同的滋补佳品。
在吃口上,特别是凉拌的做法下,银耳的口感比黑木耳更脆爽,即使是黑山木耳也没有凉拌银耳的脆爽性。
在显著功效上,黑木耳和花生的功效一样显著,便秘的人只要吃一定量的凉拌木耳,通便效果极佳。通便功效显著大于银耳。
因此,黑木耳清肠通便的效果相当卓著!在食疗上也被公认为有清道夫的美名。
而银耳在保健滋养功能上的美名,要大于黑木耳,银耳燕窝搭配,滋阴养颜,为广大爱美女士所钟爱。银耳的外观和颜色,也注定为女士所喜爱。
也有很多人,把黑木耳银耳一块凉拌,搭配吃法上也相当不错。平时可以隔三差五吃一吃,相当不错,正常体质,吃了一定好!
总之,它们两个都属于木耳科,同是大型食用菌,只是因为体态和颜色不同,故称呼不一样。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黑白木耳都要经过晒干泡发后食用,新鲜的不能吃。
木耳寄生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形状似人耳,颜色黑褐色的叫黑木耳,简称木耳;白色的叫白木耳,又名银耳、雪耳。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通常总认为白木耳比黑木耳营养好。这种说法有科学根据吗? 从保健消费看,我国人民认识黑木耳的历史远远早于白木耳。汉朝《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黑木耳药用的记载,而白木耳的药用在清朝《本草再新》中始见记载。从中医药角度看,两者的性质是相近的。黑木耳性平味甘,功能凉血、益气、润肺;白木耳则是性平味甘淡,功能润肺生津,滋阴降火。 黑木耳和白木耳都具有防止脂褐素形成的作用。脂褐素沉积在皮肤细胞内,就会形成“老人斑”;脂褐素积聚在心、肝、肾等脏器里,就会降低这些器官的代谢功能。脂褐素积聚越多,机体的老化程度就越严重。可见,这两种木耳均属于益寿、抗衰、健美的功能性食品。同时,两种木耳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有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 如果从营养素含量看,二者却有不小的差别。在100m克产品中,黑木耳的蛋白质含量为12.1克,白木耳为10.0克,相当于黑木耳的82.3%;胡萝卜素含量黑木耳为100微克,白木耳为50微克,相当于黑木耳的50%;维生素e含量黑木耳为11.34毫克,白木耳为1.26毫克,仅相当于黑木耳的11.1%;钙的含量黑木耳为247毫克,白木耳为36毫克,仅相当于黑木耳的14.6%;铁的含量黑木耳为97.4毫克,白木耳为4.1毫克,仅相当于黑木耳的4.2%;锌的含量黑木耳为3.18微克,白木耳为3.03微克,相当于黑木耳的95.3%;硒的含量黑木耳为3.72微克,白木耳为2.95微克,相当于黑木耳的79.3%。由此可见,两种木耳的药用性质虽然相近,但在营养价值方面,同黑木耳相比,白木耳是略逊一筹的。
木耳和银耳作为大众熟知的美食食材,在我们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同样是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虽然属于菌类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外观上的不同。木耳颜色是黑色,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背面外沿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 银耳颜色是白色,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其次,所属类别不同。两种菌类分别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异担子菌纲的不同纲,木耳属异担子菌亚纲,银耳是银耳纲。担子菌门通称担子菌,主要特征为具有担子的产孢结构,以及外生的称为担孢子的有性孢子。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门,分布极为广泛,数量大、种类多,达2万余种。有可以食用的,有可以药用的,也有许多种类有毒,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较大。 再次,生长习性的不同。黑木耳生长于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具有耐寒、对温度反应敏感的特性,故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主要是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其中以中国产量高。 银耳绝大多数种类都生于各种树木的原木上。银耳的成长比较特殊,由于银耳菌丝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因此需要依赖香灰菌将银耳菌丝无法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分解为银耳菌丝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银耳属中温性真菌,可耐低温。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寒带、温带和热带。在国内统计中,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贵州、安徽、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市的山林地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101.html